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香刹依天极,彤云拥地维。
龙蟠新赐额,龟负旧刊碑。
金铎鸣风殿,珠幢影月墀。
遥瞻晨祝罢,处处蔼春熙。
这首诗描绘了天界寺的壮丽景象与庄严氛围。开篇“香刹依天极,彤云拥地维”,以“香刹”点出寺庙之所在,仿佛直入云霄,而“彤云”则渲染了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氛围。接着,“龙蟠新赐额,龟负旧刊碑”两句,通过“龙”与“龟”的形象,既展现了寺庙的历史悠久,也暗示了其受到皇家的尊崇与重视。
“金铎鸣风殿,珠幢影月墀”描绘了寺庙内的庄严景象,金铎在风中悠扬,珠幢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庄严肃穆又不失宁静祥和的意境。最后,“遥瞻晨祝罢,处处蔼春熙”则表达了对寺庙清晨仪式的赞美,以及其带来的温暖与和谐,仿佛整个世界都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之中,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天界寺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宏伟与庄严,更传达了作者对于宗教信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不详
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我住城西寺,君归湖上山。
马声知驿路,树色认乡关。
远戍霜鸿惨,荒汀雪鹭閒。
自怜堤畔柳,愁绪不禁攀。
素抱厌尘缘,林居自澹然。
鸟啼青涧曲,樵唱暮钟边。
香几流松雨,书帷閟竹烟。
常时宾客至,随意煮山泉。
远寻应不惮,况尔祗同城。
一榻留人处,孤灯照雨明。
藁添新觅句,琴变旧弹声。
此夕谐欢笑,元非徇俗情。
琳馆无尘真福地,门前万竹自青青。
丹成井底飞双鸽,桧老坛边布七星。
鹤舞出林朝每见,龙吟归壑夜还听。
我来祗为逃秋暑,非是寻仙问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