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四月夜草亭独坐玩月

山城向中夜,暑气亦渐歇。

幽蛬互喧静,飞萤乱明灭。

清风开竹杪,入此半轩月。

坐久观我身,不见烦恼热。

天边白玉盘,只恐有时缺。

颇思得诗句,颂道好时节。

著意搜万象,万象无一说。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城在深夜时分,暑气也渐渐消退。
寂静中,虫鸣声此起彼伏,飞舞的萤火虫忽明忽暗。
清风吹过竹梢,带来了半窗明亮的月色。
坐在这里久了,我仿佛忘记了烦恼和炎热。
天空中的明月如白玉盘,只是担心它有时会阴云遮蔽。
我想要写出诗句,歌颂这美好的时节。
我刻意寻找万物的灵感,却发现无从下笔,难以言表。

注释

山城:指山中的城市。
中夜:深夜。
暑气:夏季的炎热气息。
渐歇:逐渐减弱。
幽蛬:夜晚的蝉或蟋蟀。
喧静:互相喧闹,使环境更显宁静。
飞萤:萤火虫。
乱明灭:随意地闪烁。
清风:凉爽的风。
竹杪:竹梢。
半轩月:半扇窗户透进的月光。
烦恼热:内心的烦恼和烦躁感。
天边白玉盘:比喻明亮的满月。
有时缺:偶尔会有阴云遮挡。
颇思:很想。
得诗句:写出诗句。
万象:万物,一切景象。
无一说:难以用言语表达。

鉴赏

这首宋诗《闰四月夜草亭独坐玩月》是郑刚中的作品,描绘了山城深夜的宁静与清凉。诗人通过“暑气渐歇”、“幽蛬喧静”和“飞萤明灭”的景象,展现了夏夜的生动画面。他坐在竹亭中,清风徐来,半轮明月映入眼帘,带来一丝清凉,使他忘却了烦恼。诗人以“天边白玉盘”比喻皎洁的月亮,又担心它有时会阴晴圆缺,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珍惜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的最后两句,“颇思得诗句,颂道好时节”,表达了诗人想要借月抒怀,寻找恰当的诗句来赞美这美好的时刻。然而,“著意搜万象,万象无一说”,又暗示了自然之美难以言表,只能用心去感受。整首诗寓情于景,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诗的韵味。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闲兴

阴阴修竹小茅庐,足可安闲置老夫。

懒不观书蟫得计,贫唯煮菜鼠无图。

吏今更肯来桥外,鵩亦相疏远坐隅。

阅遍华严方灌顶,焚香千古问毗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函镜如书帙号曰观如编题其首以伽陀

个中三业身,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无有真实相。

是诸六物者,众生悉如之。

以寔诸有故,遂随起灭中。

我今于诸有,不起空华见。

普愿同一切,常作如是观。

形式: 古风

和公实书怀

学古谩拙僻,高谈成缪悠。

吾今百念冷,泛泛如虚舟。

参伍托裴度,道路无一愁。

愿同陈元龙,时卧百尺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何元章

持此樽中酒,试共评韩柳。

高才鸣道奥,俱是希世有。

宗元失所依,论者微谓丑。

退之甘穷约,名字全不朽。

至今雌黄言,流落书生口。

大抵贵致远,成者未为首。

遑暇议古人,吾其御所守。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