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葛居士住栖碧庵

越山巉巉越台孤,井中双鲤曾走吴。

满坡丛竹遗旧箭,回首霸业空烟芜。

诗人访古凌绝壁,危栖竟欲老深碧。

声摇孤枕海涛壮,影伴瘦筇山月白。

了然道者亦离尘,一龛松下分秋云。

祇今虎豹满平陆,鍊骨谁与笺青旻。

琴心剑气两寂寞,醉墨淋漓风雨落。

九十九峰归梦寒,玉笙泠泠跨飞鹤。

形式: 古风

翻译

越过峻峭山岭,独台屹立,井中曾有双鲤游向吴地。
遍地竹林留下旧箭,回首过往霸业,只剩荒烟蔓草。
诗人探访古迹,攀上陡峭崖壁,只想在此苍翠深处终老。
涛声惊动孤枕,壮阔如海,月光伴着竹杖,照见瘦影。
看破红尘的高人,于松下分得秋云,享受清静。
如今虎豹横行平原,又有谁能炼骨直上青天。
琴心剑气皆成往事,醉酒挥毫,风雨中落下墨迹。
九十九峰寒意笼罩归梦,玉笙声中跨鹤飞翔。

注释

越山:峻峭的山。
巉巉:险峻的样子。
越台:独立的台子。
井中双鲤:井中的鱼。
霸业:过去的霸权事业。
空烟芜:只剩下荒烟蔓草。
凌绝壁:攀登陡峭的悬崖。
危栖:危险的栖息。
深碧:深深的绿色。
声摇孤枕:涛声震动孤枕。
海涛壮:海浪声宏大。
山月白:山月皎洁。
了然道者:通达世事的隐士。
离尘:超脱世俗。
分秋云:分享秋日云彩。
鍊骨:锻炼筋骨。
青旻:青天。
琴心剑气:琴声和剑气。
寂寞:孤独。
醉墨淋漓:醉酒后挥洒自如的墨迹。
九十九峰:众多山峰。
归梦寒:寒冷的归乡梦。
玉笙泠泠:玉笙清脆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送葛居士住栖碧庵》,通过对越山、孤台、井中双鲤、竹箭、霸业遗迹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历史沧桑感和孤独寂寥的氛围。诗人以葛居士的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寻求静谧生活的向往。他攀援绝壁,寄情山水,与海涛共枕,与山月为伴,显示出一种隐逸生活的潇洒与孤高。

"了然道者亦离尘",表达了对葛居士出尘入道的理解,而"一龛松下分秋云"则描绘了栖碧庵的清幽环境。然而,诗人也感叹现实中的虎豹横行,无人能像葛居士那样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最后,诗人借醉墨淋漓和玉笙冷月下归梦,表达了对葛居士未来的祝福和对理想境界的遥想。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既是对友人的送别,也是对人生态度的哲思,展现了宋诗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送横舟真士游茅山

海鲵吹腥浪千尺,野渡横舟人不识。

春风未暖六经灰,闲抱黄庭煮白石。

绿章夜彻九虎关,坐使业海生青莲。

蟾蜍窟冷手自探,西湖一鹤梅花仙。

四时茫茫行大块,君向何山飞羽佩。

双袖携云发天台,孤竹骑龙穷地肺。

瓣香持谒三茅君,上清秘笈开琼文。

十月婴儿谁抱送,飞出泥丸跨丹凤。

形式: 古风

原易

荥河通昆源,古出龙马瑞。

包牺真天人,一见测其秘。

八卦已支离,重为六十四。

爻象互立名,系辞发洙泗。

尽泄元气藏,柯叶布文字。

有如木生瘿,笺注漫百氏。

燋龟与揲草,何能解人意。

及滋天下疑,反以二物具。

方寸不自灵,柄为冥漠据。

弧矢启战争,书契长奸伪。

缅思未画前,标枝无一事。

日月自循环,全易在天地。

所以负苓人,因之发长喟。

形式: 古风

哭薛榆溆同舍

桂死月亦灰,鹏枯海为陆。

自我哭斯文,老泪几盈掬。

故国忽春梦,故人复霜木。

矫矫榆溆君,白首尚儒服。

解后一写心,乾坤两眉蹙。

无力能怒飞,有道欲私淑。

忆游东浦云,马帐肯同宿。

孤灯照寒雨,萧萧半窗竹。

君器硕以方,有如舟万斛。

敛华就本根,耆年谓可卜。

昨别犹是人,今乃在鬼录。

为善未必遐,呜呼真宰酷。

往年海若怒,风涛卷人屋。

脱身鲸鱼吻,长寐固应熟。

寡妻泣帷荒,有子继经术。

彼哉暴殄夫,食必馔金玉。

一士苜蓿肠,夺之胡忍速。

问天天梦梦,秋声满岩谷。

形式: 古风

宴德初书楼

楼高不二寻,已作百尺想。

中有湖海豪,开襟纳万象。

颇延素心人,谈笑落清响。

邻花吹午香,檐竹荐秋爽。

于中了行藏,此外断俯仰。

西楼富薰天,歌钟乐华敞。

荒凉风雨馀,山夔自来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