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德初书楼

楼高不二寻,已作百尺想。

中有湖海豪,开襟纳万象。

颇延素心人,谈笑落清响。

邻花吹午香,檐竹荐秋爽。

于中了行藏,此外断俯仰。

西楼富薰天,歌钟乐华敞。

荒凉风雨馀,山夔自来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翻译

楼高难以测量,仿佛已有百尺之想。
其中蕴含湖海般的豪情,胸怀宽广能接纳万物。
热情邀请志趣相投之人,谈笑间清音回荡。
午时微风送来邻花香气,屋檐下的竹子带来秋天的凉爽。
在这环境中明白进退之道,其他琐事不再挂怀。
西楼富贵气息浓厚,歌声钟声乐声四溢。
经历风雨后显得荒凉,山中的夔龙自在往来。

注释

楼高:形容楼的高度。
不二寻:难以测量。
湖海豪:比喻豪迈的胸襟。
万象:万物。
素心人:志趣相投的人。
清响:清脆的声音。
邻花:附近的花朵。
檐竹:屋檐下的竹子。
行藏:进退之道。
俯仰:琐事。
西楼:西部的楼阁。
薰天:富贵气息浓厚。
山夔:古代传说中的怪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宴德初书楼》。诗中描绘了一座楼阁虽不高,但诗人却想象其有百尺之高,寓含着主人的胸襟开阔,能容纳世间万物。诗人邀请志趣相投的人在此谈笑,享受邻花飘来的午香和檐下竹叶带来的秋意。书楼内外,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反映出诗人的闲适与雅致。而西楼的繁华热闹与风雨过后的荒凉形成对比,山中的夔龙自在往来,更增添了神秘与深沉的意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书楼主人的品格与环境的韵味。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挽徐若翁

化鹏有便风初积,栖鵩无端日已斜。

绝漠亦传垂死偈,故朝曾是劝忠家。

层霄梦断关山笛,深雪魂归院落花。

公论盖棺应自定,犹言遗德在东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晓意

僧钟觉曙鸟,纷飞弄林光。

宿云渐离石,我起开秋房。

南山忽入几,相对各老苍。

我老几何年,山曾见鸿荒。

流泉送日月,危石支兴亡。

问山山无言,啼猿起前冈。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浙中饥甚六月一雨颇慰

雨馀灯火坐茅斋,此夕田家有好怀。

造物心终扶畎亩,苍生命已堕颠崖。

燕山漕粟初航海,浙水移家半入淮。

贞观三钱谁复识,拥衣数起望台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秦吉了

尔禽畜于人,性巧作人语。

家贫售千金,宁死不离主。

桓桓李将军,甘作单于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