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桂籍青年压俊英,桥门卒业已成名。
九章列秀铜章美,百里春风墨绶荣。
德及桑麻犹有颂,梦遗琴鹤已无声。
故乡归去长眠夜,芳草斜阳伴墓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真的作品,名为《挽送县令归葬四明》。从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来看,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缅怀与哀悼之情。
"桂籍青年压俊英,桥门卒业已成名。"
开篇两句描绘了一位青年才俊在学业上已经小有成就,他的名字和才能如同桂花般馥郁芬芳,桥门即学堂之意,表明他是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
"九章列秀铜章美,百里春风墨绶荣。"
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赞颂他的才华和成就,"九章"指的是《尚书》等古籍中的九篇重要文献,"铜章"形容文章如同铜器般坚固而美丽;"百里春风"则是借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他文章的流畅和影响力广泛,"墨绶荣"表明他的文笔在当时颇有盛名。
"德及桑麻犹有颂,梦遗琴鹤已无声。"
然而,这位青年才俊虽然早逝,但他的美德如同桑麻之用处广泛一样,仍旧被人们传颂;而他的艺术才能,如同他生前弹奏的琴和放飞的鹤,在现实中已经不复存在,只能在梦中回忆。
"故乡归去长眠夜,芳草斜阳伴墓铭。"
最后两句则描述了逝者归葬故土的情景,"长眠夜"表达了一种永恒的安息,而"芳草斜阳"和"伴墓铭"则描绘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并存的宁静墓地景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逝者才华和德行的赞美,以及对其早逝的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的意境和语言也展示了宋代文学的某些特点,如借助自然景象来抒发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运用。
不详
春来风雨耿黄昏,初见青青月一痕。
忆自消魂南浦后,不禁描出向前村。
白云晚向山中出,白雾朝从水上生。
三百里滩轰笛过,鬼神惊倒怒龙声。
巍然钓石压江滨,烟水茫茫断四邻。
天帝座边元是客,刘郎何得欲相臣。
莘野磻溪亦偶然,每逢耕钓忆前贤。
春风秋月闲来往,只付时人一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