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与太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冠盖郁相依,名园花未稀。

游丝萦复展,狂絮堕还飞。

积弩遗风陋,兰亭旧俗微。

何如咏沂水,春服舞雩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官僚贵族的车盖繁多,名园中花儿盛开并不稀奇。
游动的蛛丝时而缠绕时而舒展,狂乱的柳絮落下又飘飞起来。
遗留的古风显得粗陋,兰亭的旧习俗已渐渐衰微。
哪比得上在沂水边吟咏诗篇,穿着春衣在舞雩台上归来。

注释

冠盖:指官僚贵族的车马仪仗。
郁:众多而密集。
名园:著名的园林。
游丝:蜘蛛丝。
萦:缠绕。
展:舒展。
狂絮:狂乱的柳絮。
积弩遗风:遗留的过时风气,比喻陈规陋习。
兰亭旧俗:指兰亭集会的文人雅事。
微:衰微。
咏:吟咏。
沂水:古代河流名,在今山东临沂附近。
春服:春天的衣服,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舞雩:古代祭天求雨的场所,此处代指游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名园中举行的春日宴会,气氛悠闲,意境鲜明。开篇“冠盖郁相依,名园花未稀。”写出了宾主相聚,花尚未盛开的园林景象。“游丝萦复展,狂絮堕还飞。”则形象地描绘了春风中随意飘扬的柳絮和轻盈跳跃的花絮,展示了初春生机勃勃的情趣。

接着,“积弩遗风陋,兰亭旧俗微。”诗人通过对过往历史的追忆和园林古迹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淡远的情怀。最后,“何如咏沂水,春服舞雩归。”则是诗人提议以《咏沂》之乐欢庆时光,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时光不舍昼夜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远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在春日宴会中的愉悦心境,以及他对于传统文化和美好时光的珍视之情。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上元书怀

老去春无味,年年觉病添。

酒因脾积断,灯为目阿嫌。

势位非其好,纷华已久厌。

唯馀读书乐,暖日坐前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涂中有诗见寄

颠毛种种齿浮摇,屈指交游渐寂寥。

时较半朝非是晚,路无数里不为遥。

子猷垂到复归去,安道虽知未易邀。

古寺徘徊久东望,青春云日冷萧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久雨效乐天体

雨多虽可厌,气凉还可喜。

欲语口慵开,无眠身懒起。

一榻有馀宽,一饭有馀美。

想彼庙堂人,正应忧燮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之美举进士寓京师此诗寄之

结发声华盛,无疑屈未伸。

何妨久垂翅,从此欲惊人。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行当解故褐,不惜化京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