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夏禹》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洪水泛滥、百姓生活困苦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帝王治理能力的深思与感慨。
首句“洪流浩浩浸寰区”,以“洪流”象征着自然界的巨大力量,它无边无际地覆盖了整个世界,形象地描绘出洪水肆虐的情景。这里的“寰区”指的是整个天地间,强调了洪水的规模之大,影响之广。
次句“民杂蛇龙鸟兽居”,通过将百姓的生活状态与蛇、龙、鸟、兽并列,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洪水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在洪水的侵袭下,人们不得不与这些野生动物共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生存环境极度艰苦。
第三句“长叹当时微帝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古代帝王治理能力的反思。在面对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时,即使是帝王的力量也显得微不足道,无法有效控制或减轻灾害的影响。这句诗蕴含了对历史治水英雄夏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古代社会科技水平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局限性的认识。
最后一句“苍生今日尽为鱼”,以“苍生”指代所有受苦受难的百姓,形象地描述了洪水过后,人们的生活境况如同被鱼网捕获一般,陷入绝境。这句话既是对洪水灾难后果的直接描绘,也是对当时社会民生状况的深刻揭示,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古代社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感,以及对人性、社会和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