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辞十二首(其八)

柳岸烟昏醉里归,不知深处有芳菲。

重来已见花飘尽,唯有黄莺啭树飞。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翻译

在烟雾朦胧的柳岸边,我在醉意中归来。
并未察觉,深处隐藏着芬芳的花朵。

注释

柳岸:河边的柳树丛。
烟昏:烟雾弥漫,天色昏暗。
醉里:酒后。
归:归来。
深处:花丛深处。
芳菲:芬芳的花朵。
重来:再次回来。
花飘尽:花朵已经凋零飘落。
唯有:只有。
黄莺:黄莺鸟。
啭树飞:在树间鸣叫飞翔。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醉归图景。"柳岸烟昏醉里归",诗人在迷离的柳色中归去,宛如画中行走,给人以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这一句既写出了时节,也表达了诗人的心境。

"不知深处有芳菲",醉意朦胧中,诗人对周遭环境的认知变得模糊,这里的“芳菲”指的是春天的花草,它们在诗人的意识里已不再清晰,但依旧散发着淡雅之美。

"重来已见花飘尽",当诗人再次经过这个地方时,却发现那些曾经的繁华如同落叶般纷飞而去。春光易逝,物是人非,一切皆过眼云烟。

"唯有黄莺啭树飞",在这短暂的生命里,只有那婉转鸣叫的黄莺依旧在枝头跳跃,其歌声犹如诗人的心声,在无常中寻求永恒。这里的“黄莺”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它的啭叫是对逝去美好的追念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物,传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以及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深切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机勃发的一种赞美之情。在这里,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沉甸甸的情感,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春日图景。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柳枝辞十二首(其九)

此去仙源不是遥,垂杨深处有朱桥。

共君同过朱桥去,索映垂杨听洞箫。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霓裳中序第一.西泠步月闻琵琶声

苏堤古月色。又照天涯沦落客。

试逐柳阴暗觅,乍听得、凄凉琵琶声急。分明似说。

问塞鸿、天外消息。关山梦、繁华一瞬,忽地送岑寂。

愁绝。青衫曾湿。记画舫亭亭,待发江潮,避又呜咽。

莫唱阳关,伤心三叠。荻花风瑟瑟。

听遍了、啼鹃夜泣。空凝伫、曲终人悄,隔岸敷峰碧。

形式: 词牌: 霓裳中序第一

柳枝辞十二首(其十)

暂别扬州十度春,不知光景属何人。

一帆归客千条柳,肠断东风杨子津。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柳枝辞十二首(其十一)

仙乐春来按舞腰,清声偏似傍娇饶。

应缘莺舌多情赖,长向双成说翠条。

形式: 词牌: 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