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其一)

方丈仙人出淼茫,高情犹爱水云乡。

功名谁使连三捷,身世何缘得两忘。

早岁归休心共在,他年相见话偏长。

只因未报君恩重,清梦时时到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其一)》。诗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方丈仙人出淼茫,高情犹爱水云乡。"

这里描绘了一位隐居的仙人或高士,他们生活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之中,对于这片水云之间的风光仍旧充满深厚的情感。"方丈"可以理解为居住的地方,而"淼茫"则形容了环境的辽阔和神秘,"高情"指的是超凡脱俗的情操。

"功名谁使连三捷,身世何缘得两忘。"

诗人提到功名与成就,并未着重于此,只是顺带一问,而自己对这些世间的成功与失败却能泰然处之,仿佛已经超脱了尘世的纷扰。

"早岁归休心共在, 他年相见话偏长。"

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早些从繁忙的生活中解脱出来,与朋友们共同享受宁静的生活。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再次相聚时,那时的话题定会更加深刻和悠长。

"只因未报君恩重,清梦时时到玉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君恩的感激之情,并未能完全回报,而这些美好的记忆就如同清醒的梦境,不断在心中浮现,如同回到那座洁白的玉堂。

整首诗透露出苏轼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间真挚情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其二)

绛阙云台总有名,应须极贵又长生。

鼎中龙虎黄金贱,松下龟蛇绿骨轻。

霅水未浑缨可濯,弁峰初见眼应明。

两卮春酒真堪羡,独占人间分外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其一)过旧游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

更欲洞霄为隐吏,一庵闲地且相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其二)见题壁

狂吟跌宕无风雅,醉墨淋漓不整齐。

应为诗人一回顾,山僧未忍扫黄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其三)竹阁见忆

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阁何人是主人。

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