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其二)见题壁

狂吟跌宕无风雅,醉墨淋漓不整齐。

应为诗人一回顾,山僧未忍扫黄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翻译

诗人的狂放吟诵没有风度和文雅,醉酒后挥洒的墨迹凌乱不齐。
可能是诗人在回首往事时的情景,山中的僧人舍不得清扫那满地的黄泥。

注释

狂吟:放纵的吟唱。
跌宕:起伏不定,不规则。
风雅:文雅有修养。
醉墨:醉酒后写的字或画的墨。
淋漓:液体流淌不止,这里形容墨水挥洒。
整齐:有序,规整。
应为:可能是因为。
回顾:回忆,回顾过去。
山僧:住在山中的僧人。
未忍:不忍心。
扫黄泥:清扫满地的黄泥。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自由不羁的艺术风格。首句“狂吟跌宕无风雅”表达了诗人在创作时的情感奔放,无拘一格,不受传统诗歌形式束缚,追求个性化的艺术表达。第二句“醉墨淋漓不整齐”则形象地描绘出苏轼书法中所特有的豪迈与洒脱,墨色浓淡相宜而又不失随意所至之感。

第三句“应为诗人一回顾”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自信和自我评价,似乎在邀请后来者对其作品进行品鉴。最后一句“山僧未忍扫黄泥”,则通过山中僧人的视角,表现出一种珍惜与尊重之情,意指即便是平凡的尘土,也承载着诗人情感的印记,不忍心轻易抹去。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艺术才华,更透露出他对传统形式的挑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其三)竹阁见忆

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阁何人是主人。

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赵寺丞寄陈海州

景疏楼上唤蛾眉,君到应先诵此诗。

若见孟公投辖饮,莫忘冲雪送君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和蒋夔寄茶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

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

金韭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

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

自从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

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腥盘筵。

厨中蒸粟堆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

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

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

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

清诗两幅寄千里,紫金百饼费万钱。

吟哦烹噍两奇绝,只恐偷乞烦封缠。

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

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

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蚩妍。

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寄谢聊相镌。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光禄庵二首(其一)

文章恨不见文园,礼乐方将访石泉。

何事庵中著光禄,枉教闲处笔如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