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
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它表面光滑无瑕,内部外部皆能见底,如同水晶宫中散发出的清辉。然而,只因为一点微小的污点,这颗原本完美的珍珠却不能在掌心之中永远停留。这不仅是对珍珠的一种描写,也可以看作是对人世间美好事物易逝性质的一种隐喻。诗人通过这颗珍珠,表达了对于美好但不堪收藏的哀愁和无奈。
不详
唐代女诗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墓
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
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
衔泥秽污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
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裴回。
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
陇西独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茵。
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再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