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尚书

漳滨与蒿里,逝水竟同年。

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

相知成白首,此别间黄泉。

风雨嗟何及,江湖涕泫然。

修文将管辂,奉使失张骞。

史阁行人在,诗家秀句传。

客亭鞍马绝,旅榇网虫悬。

复魄昭丘远,归魂素浐偏。

樵苏封葬地,喉舌罢朝天。

秋色凋春草,王孙若个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哭李尚书》,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李尚书的哀悼之情和深切的怀念。全诗语言沉郁,意境幽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首句“漳滨与蒿里,逝水竟同年”以河流的不断流淌比喻时光的匆匆而过,表明诗人与故人李尚书虽然地理上相隔,但内心的思念如同河水一般,随着岁月一起流逝。

“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中的“徐剑”和“戴船”均为古代名剑和车马的象征,此处暗示诗人想要留住逝去的时光,但却只能在记忆中追寻那逝去的辉煌。

接着,“相知成白首, 此别间黄泉”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不舍,以及面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哀痛。这里的“黄泉”指的是地下,即死亡的世界。

“风雨嗟何及,江湖涕泫然”描绘了一幅悲凉的自然景象,风雨交加,江湖波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深。

“修文将管辂,奉使失张骞”中,“修文”可能指的是李尚书擅长文学,而“管辂”则是古代著名辞赋家,此处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李尚书文学才华的赞赏和怀念。同时,“奉使失张骞”中的“张骞”是西汉时期出使西域的大使,后来迷路而未能返回,这里用以比喻李尚书未能完成其事业便早逝。

“史阁行人在,诗家秀句传”表明虽然李尚书已去,但他的文学成就和精神将会被人们所铭记并流传下去。

“客亭鞍马绝,旅榇网虫悬”则描绘了一种旅途中的孤独与凄凉景象,反映了诗人此时的心境。

“复魄昭丘远,归魂素浐偏”中,“昭丘”可能是指李尚书的墓地,“素浐”则是一处清幽之地。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李尚书的灵魂能够安息,并且自己也能找到一片净土以寄托哀思。

“樵苏封葬地,喉舌罢朝天”则是对亡友墓地的描写和对自然界的一种呼唤,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尊重与怀念。

最后,“秋色凋春草,王孙若个边”以季节更迭和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衬托哀思,表达了对故人的无尽怀念,如同那依旧在的春草,虽经历秋风的摧残,但仍旧存留着往日的情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感情,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哀悼以及对生命易逝和时光荏苒的感慨。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

爱客尚书贵,之官宅相贤。

酒香倾坐侧,帆影驻江边。

翟表郎官瑞,凫看令宰仙。

雨稀云叶断,夜久烛花偏。

数语敧纱帽,高文掷彩笺。

兴饶行处乐,离惜醉中眠。

单父长多暇,河阳实少年。

客居逢自出,为别几悽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诸葛庙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

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

歘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

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

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

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长人。

佳此志气远,岂惟粉墨新。

万里不以力,群游森会神。

威迟白凤态,非是仓庚邻。

高堂未倾覆,常得慰嘉宾。

曝露墙壁外,终嗟风雨频。

赤霄有真骨,耻饮洿池津。

冥冥任所往,脱略谁能驯。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