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歌

去邪来邪,就而视之,纷何被被其徘徊。

寤邪梦邪,就而视之,包红颜其弗明。

步傩傩者谁邪,就而视之,风何萧萧其蔽帷。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李夫人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

首先,“去邪来邪,就而视之,纷何被被其徘徊。” 这句诗以“去邪来邪”开篇,暗示着一种对是非善恶的辨识与追求。接着,“就而视之,纷何被被其徘徊。” 描述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们或事物徘徊不定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的深刻洞察。

紧接着,“寤邪梦邪,就而视之,包红颜其弗明。”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梦境与现实的思考,指出即使在清醒时分辨是非也并非易事,梦中的红颜也难以真正明晰。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红颜”比喻为美好的事物或理想,强调了在现实面前,美好往往难以把握或实现。

随后,“步傩傩者谁邪,就而视之,风何萧萧其蔽帷。” 这句诗通过描述步傩(古代的一种驱邪仪式)的场景,引出对未知与神秘的探索。在这样的仪式中,人们试图驱散邪恶,寻找光明。然而,外部的风声(象征外界的干扰或挑战)却似乎在遮蔽着内心的帷幕,使得光明难以穿透。这反映了在寻求真理或理想的道路上,个人内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冲突与挑战。

整体而言,《李夫人歌》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探讨了人在复杂世界中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困惑,以及面对外界干扰时内心的挣扎与坚持。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陇上歌

陇上壮士乘䯀骢,带桑鞬服挟秦弓。

七尺大刀搏白虹,丈八蛇矛盘怒风。

战始三交失大刀,且荡且走亡其曹。

弃我䯀骢岩中逃,为我谓乌为客豪。

陇上之水流潺潺,壮士一去不复还。

形式: 乐府曲辞

蹛林歌

单于庭,阴山下,汉家和亲刑白马。

刑白马,祭龙城,今年蹛林大会兵。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一)朱鹭

朱鹭猎其缨,茄下行。鱼在梁,纵复横。

鹈何飞,濡其羽,上书谏其主。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二)思悲翁

思悲翁,凤凰安宿阿阁中。夺我美人,思悲翁。

凤凰飞上天,枭子拉沓随转蓬。

狗逐狡兔走,取尔枭子食枭母。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