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歌

陇上壮士乘䯀骢,带桑鞬服挟秦弓。

七尺大刀搏白虹,丈八蛇矛盘怒风。

战始三交失大刀,且荡且走亡其曹。

弃我䯀骢岩中逃,为我谓乌为客豪。

陇上之水流潺潺,壮士一去不复还。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陇上歌》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一位英勇战士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战场上的激烈与悲壮。

诗中首先描绘了一位身披桑制箭袋、手持秦式长弓的壮士,骑着高大的青马,气势非凡。接着,通过“七尺大刀搏白虹,丈八蛇矛盘怒风”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这位战士在战场上勇猛无畏的形象,他挥舞着大刀,如同斩断彩虹;手持蛇矛,矛尖如怒风般旋转,充满力量与速度。

然而,战斗的残酷最终显现,三番交锋后,大刀折断,壮士不得不放弃坐骑,逃入山岩之中。面对失败,他并未放弃尊严,而是对乌鸦说:“为我谓乌为客豪。”这句话既是对乌鸦的安慰,也是对自己英勇精神的肯定,即使失败,也保持着一种豪迈与骄傲。

最后,“陇上之水流潺潺,壮士一去不复还。”陇上的流水潺潺流淌,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不可逆转。壮士的离去,意味着英雄的陨落,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被铭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壮士的英勇,更蕴含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英雄主义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蹛林歌

单于庭,阴山下,汉家和亲刑白马。

刑白马,祭龙城,今年蹛林大会兵。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一)朱鹭

朱鹭猎其缨,茄下行。鱼在梁,纵复横。

鹈何飞,濡其羽,上书谏其主。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二)思悲翁

思悲翁,凤凰安宿阿阁中。夺我美人,思悲翁。

凤凰飞上天,枭子拉沓随转蓬。

狗逐狡兔走,取尔枭子食枭母。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三)艾如张

艾而张罗罗若云,中有黄雀呼其群。

毛羽摧颓离哉纷。山出黄雀山嵯峨。

鸿鹄绝四海,君亦难为罗。

我欲从之谗言多,鸿鹄徘徊奈雀何。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