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

春半归鸿急,相呼旧侣鸣。

龙沙矰弋少,水国稻粱轻。

㩳翮塞云近,排空边月明。

无端远游子,翻失故乡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归雁》由明代诗人周伦所作,通过对归雁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与对自由的向往。

首句“春半归鸿急”,开篇即以“归鸿”点题,春分已过,大雁急于南迁,表达了季节更替中生物的本能反应与迁徙的紧迫感。紧接着,“相呼旧侣鸣”,描绘了雁群间相互呼唤的情景,传递出一种团结与归属感,即便在迁徙途中,也不忘寻找同伴,共同面对未知的旅程。

“龙沙矰弋少,水国稻粱轻。”这两句通过环境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雁群迁徙的背景。龙沙之地,箭矢稀少,暗示了雁群迁徙途中的相对安全;而水国稻粱轻,则是说雁群在迁徙途中,食物相对容易获取,但同时也暗含了雁群对故乡的思念,即使在异乡也能找到生活的依靠,却难以忘怀故土的温暖。

“㩳翮塞云近,排空边月明。”这两句继续描绘雁群飞行的景象,大雁的翅膀划破云层,向着家乡的方向飞去,边疆的月亮格外明亮,既象征着希望与指引,也映照出雁群心中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过去的怀念。

最后,“无端远游子,翻失故乡情。”直抒胸臆,将雁群的迁徙与游子的离乡别井相联系,表达了无论身在何方,心中始终挂念着故乡的情感。这句话不仅是对雁群的感慨,也是对所有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人们的深切同情与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群迁徙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对于家园的眷恋与追求。

收录诗词(163)

周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新安知县,擢大理寺少卿,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有《贞翁稿》、《西台纪闻》、《医略》等

  • 字:伯明
  • 号:贞翁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63—1542

相关古诗词

秋夜

秋夜孤灯坐,迢迢万虑赊。

经年常作客,清梦几还家。

寺迥钟声杳,窗虚月影斜。

破愁除是酒,僮仆劝应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东园限韵

春山同晚眺,乘兴即山阴。

径滑露华重,月高河汉沈。

歌钟嘶枥马,林火散溪禽。

朋旧过逢地,园名不用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顾野泉夜话

建业亲朋过,相看喜复惊。

感时俄廿载,话旧欲三更。

湖海苍烟隔,风尘素发生。

输君足幽兴,云洞玉泉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张惟广

两日风江度,轻镳夜到门。

别来疑梦寐,坐定问寒温。

露气凉沾席,荷香净入樽。

秣陵足游览,归计未须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