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有感二首(其二)

我老虽无家,其实如客耳。

食至举匕箸,饱则舍而起。

厨人有勤惰,我岂形愠喜。

园畦摘青蔬,地碓舂赤米。

劳人固已多,坐享颡常泚。

作诗本自规,亦以告闾里。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虽然年纪大了,实际上就像一个过客。
饭菜上来就拿起筷子,吃饱后就放下离开座位。
厨师们勤劳懒散,我从不因他们的态度而喜怒。
我在菜园里采摘新鲜蔬菜,用石臼捣碎糙米。
辛苦劳作的人本来就很多,我只是坐享其成,常常汗流浃背。
我写诗本来就是自我规诫,同时也想借此告诉乡亲们。

注释

我:自己。
老:年老。
无家:没有固定居所。
客:过客。
食至:饭菜上来。
匕箸:筷子。
舍:放下。
起:起身。
厨人:厨师。
勤惰:勤劳或懒惰。
形愠喜:表现出喜怒。
园畦:菜园。
摘:采摘。
青蔬:青菜。
地碓:石臼。
舂:捣碎。
赤米:糙米。
劳人:劳苦的人。
固已多:本来就很多。
坐享:坐享其成。
颡:额头。
泚:出汗。
作诗:写诗。
规:规诫。
告闾里:告知乡亲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对食有感二首(其二)》。诗中,作者以个人的生活体验为切入点,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朴素态度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诗的第一句“我老虽无家,其实如客耳”,揭示了诗人的漂泊之感,即使年迈,仍觉得自己像一个过客。接下来,他描述了自己的饮食生活,虽然简单,但对食物的珍惜和对厨师辛勤劳动的理解,“食至举匕箸,饱则舍而起”、“厨人有勤惰,我岂形愠喜”,体现了他的知足和宽容。

诗人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园畦摘青蔬,地碓舂赤米,劳人固已多”,他深知劳动者们的艰辛。同时,他也反思自己的享受,“坐享颡常泚”,表示自己虽然安逸,但内心常感愧疚。最后两句“作诗本自规,亦以告闾里”,表明他写诗不仅是为了自我规诫,也是希望借此提醒邻里,要体谅他人辛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对食作

贱士穷愁殆万端,幸随所遇即能安。

乞浆得酒岂嫌薄,卖马僦船常觉宽。

少壮已辜三釜养,飘零敢道一袍单。

饭馀扪腹吾真足,苜蓿何妨日满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对酒

平生但信缘,作计每不审。

舂炊官仓粟,一饱辄甘寝。

二年弃微禄,沟壑方懔懔。

藜羹阙盐酪,豆饭杂沙墋。

偶然饿不死,得酒犹痛饮。

捩回滟滪柁,唤省邯郸枕。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对酒

檐铎鸣杂佩,帘旌动微波。

我老懒读书,如此长日何。

名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

奇菹映玉盘,珍鲊开绿荷。

万事姑置之,逌然酣且歌。

宦游亦何好,且复小婆娑。

秋风云门道,踏月扪青萝。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对酒

新酥鹅儿黄,珍橘金弹香。

天公怜寂寞,劳我以一觞。

胸中万卷书,老不施毫芒。

持酒一浇之,与汝俱深藏。

生当老穷巷,死埋南山冈。

古来共如此,已矣庸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