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中杂兴十首以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为韵(其一)

成童入乡校,诸老席函丈。

堂堂韩有功,英概今可想。

从父有彦远,早以直自养。

始终临川学,力守非有党。

纷纷名佗师,有泚在其颡。

二公生气存,千载可畏仰。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翻译

年幼时进入乡村学校,长者们坐在宽大的讲台上。
韩姓家族声名显赫,英明气概令人追思。
叔父彦远公正无私,早年就以正直为准则。
他始终在临川学习,坚持原则不结党营私。
众多有名望的老师,他额头明亮如镜。
两位杰出人物的精神犹在,千百年来令人敬畏敬仰。

注释

成童:年幼的孩子。
乡校:乡村学校。
诸老:众多长者。
席函丈:坐在宽大的讲台上。
堂堂:显赫的。
韩有功:韩姓家族声名显赫。
英概:英明气概。
从父:叔父。
彦远:名字。
直自养:以正直为准则。
临川学:临川的学习经历。
非有党:不结党营私。
名佗师:有名望的老师。
泚在其颡:额头明亮如镜。
二公:两位杰出人物。
生气存:精神犹在。
可畏仰:令人敬畏敬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斋中杂兴十首》之一,以"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为主题,表达了对壮年健康和刚毅品质的崇尚,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成童入乡校,诸老席函丈”,描绘了少年学子进入乡间学校的场景,老人们坐在讲台上,形象庄重。接着赞美了韩有功的英伟气概,暗示他的正直品格值得后人追思。

“从父有彦远,早以直自养”赞扬了诗人的叔父凭借正直品格自我修养,他在临川学府坚守原则,不结党营私。接下来,诗人批评那些名声在外的师者,暗示他们可能徒有虚名,而真正的德行在韩有功和彦远这样的前辈身上得以体现。“二公生气存,千载可畏仰”表达了对这两位具有生气与威望的先贤的敬仰,认为他们的精神将千百年来激励后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赞扬了高尚的品德和坚韧的人格,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弊的批判,体现了陆游鲜明的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斋中杂兴十首以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为韵(其五)

馀龄垂八十,虽惫犹强饭。

正如老病马,风沙时一喷。

玉关眇何许,道里何啻万。

目中堠历历,欲进不能寸。

矫首望秋空,徒羡霜鹘健。

薶骨亦何悲,吾非麒麟楦。

形式: 古风 押[愿]韵

斋中杂兴十首以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为韵(其七)

去国己酉冬,忽见十颁历。

衰残口两齿,困阨家四壁。

时看溪云生,饱听檐雨滴。

悠然度寒暑,何处著欣戚。

幽人岂知我,月夕闻吹笛。

何当五百岁,相与摩铜狄。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斋中杂题四首(其四)

西窗日过中,饥坐生眼花。

援笔课小诗,墨燥字倾斜。

须臾忽满纸,翩翩若风鸦。

虽无古人法,简拙自一家。

乃知雨漏壁,未愧锥画沙。

俄报豆饭熟,投笔喜莫涯。

呼童拾涧薪,试我家山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斋中杂题四首(其三)

书生每苦饥,得饭已可贺。

黄齑三百瓮,自是天所破。

有时尚不继,得米无暇簸。

昨者雪塞门,烟绝但僵卧。

虽云迫沟壑,老学不敢惰。

夜分唤邻翁,我歌尔当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