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
静深人俗断,寻玩往还迷。
碧潭秀初月,素林惊夕栖。
褰幌纳鸟侣,罢琴听猿啼。
佳辰改宿昔,胜寄在暌携。
长怀赏心爱,如玉复如圭。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远离尘嚣、隐居田野的向往之情。
"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节描绘,构建了一种幽静而和谐的氛围。竹径轻柔,女萝花香,与莲洲间的文石相辉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静深人俗断,寻玩往还迷。"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疏离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探寻欲望。静谧而深远的地方,使得诗人与尘世隔绝,而他在这片宁静中徘徊,心灵得到净化。
"碧潭秀初月,素林惊夕栖。"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清新与和谐。碧潭中的初升月亮映照着水面,而素林间则有鸟儿栖息于傍晚时分,这些景象都极富诗意。
"褰幌纳鸟侣,罢琴听猿啼。"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诗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像褰起的窗户纳入天籁之音,以及放下琴瑟,聆听猿啼,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在。
"佳辰改宿昔,胜寄在暌携。"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深重寄托。
"长怀赏心爱,如玉复如圭。" 最后两句,诗人以宝石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表明他对自然之美的长久珍惜,以及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执着与热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操与深厚的情感。
不详
映竹时闻转辘轳,当窗只见网蜘蛛。
主人非病常高卧,环堵蒙笼一老儒。
玄度常称支道林,南山隐处白云深。
一去人间长不见,千峰万壑树森森。
与君相见即相亲,闻道君家在孟津。
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人。
邑有弦歌宰,翔鸾狎野鸥。
眷言华省旧,暂滞海池游。
郁岛藏深竹,前溪对舞楼。
更闻书即事,云物是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