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云门亮师

玄度常称支道林,南山隐处白云深。

一去人间长不见,千峰万壑树森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玄度常常称赞支道林,他在南山深处隐居,白云缭绕。
一旦离开人世就再也见不到他,只留下千峰万壑,树木茂盛如海。

注释

玄度:指晋代名士许询,字玄度,好谈玄理。
支道林:支遁,字道林,东晋高僧,善谈玄理,与许询交好。
南山:指庐山,古代文人常以此象征隐居之地。
白云深:形容隐居之地的幽深与神秘。
一去人间:指支道林去世或离世后不再出现于世间。
长不见:永远见不到,表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千峰万壑:形容山峦起伏,众多而连绵。
树森森:树木繁多,茂密的样子,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象的作品,名为《寄云门亮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道林高僧的敬仰之情和对其隐居生活的向往。

"玄度常称支道林"一句直接点明了被赞誉的对象是道林法师,这里通过“玄”字形容其高深莫测,显示出诗人对道林的崇敬。而“南山隐处白云深”则描绘出了道林居住的环境,是南山的一处隐秘之地,被白云环绕,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一去人间长不见,千峰万壑树森森" 这两句诗,则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表达道林与尘世的隔绝。"一去人间长不见"意味着道林已经远离了俗世,而“千峰万壑树森森”则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写,突出了自然界的广阔和深邃,以及道林所处之地的隐秘与美丽。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道林高僧生平的了解和尊敬,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本身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意境。

收录诗词(30)

卢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河上段十六

与君相见即相亲,闻道君家在孟津。

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早秋宴张郎中海亭即事

邑有弦歌宰,翔鸾狎野鸥。

眷言华省旧,暂滞海池游。

郁岛藏深竹,前溪对舞楼。

更闻书即事,云物是新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杂诗二首(其一)

家居五原上,征战是平生。

独负山西勇,谁当塞下名。

死生辽海战,雨雪蓟门行。

诸将封侯尽,论功独不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杂诗二首(其二)

君家御沟上,垂柳夹朱门。

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尊。

死生在片议,穷达由一言。

须识苦寒士,莫矜狐白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