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三十首(其二十七)

伊尹昔幽沉,遗世在莘野。

负犁带雨耕,悬钓垂云把。

讽书味三谟,展诗研大雅。

咏歌合匏弦,达观何潇洒。

终焉膺三聘,为世驱六马。

左相位不卑,先觉道应寡。

一朝居阿衡,四海忧患写。

因知畎亩中,讵是忘情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鉴赏

此诗《咏怀三十首(其二十七)》由明代诗人沈鍊所作,通过对伊尹生平的描绘,展现了其从隐逸到入仕的转变过程,以及其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

首句“伊尹昔幽沉,遗世在莘野”,开篇即点出伊尹曾隐居于莘野,远离尘嚣,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接着“负犁带雨耕,悬钓垂云把”两句,生动描绘了伊尹耕作与垂钓的情景,既表现了他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讽书味三谟,展诗研大雅”则揭示了伊尹在隐居期间,通过阅读经典,深入理解治国之道,同时也表现出他对文学艺术的深厚兴趣和造诣。接下来“咏歌合匏弦,达观何潇洒”两句,进一步刻画了伊尹的高雅情趣和豁达胸怀。

“终焉膺三聘,为世驱六马”表明伊尹最终被多次邀请出仕,成为国家的重臣,执掌国家的六军,为国家的治理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一转变体现了伊尹从个人修养到国家责任的升华。

“左相位不卑,先觉道应寡”强调了伊尹在高位上的不卑不亢,以及他作为先知先觉者的独特地位。最后,“一朝居阿衡,四海忧患写”点明伊尹担任重要官职后,能够洞察天下之忧患,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伊尹生平的回顾,不仅赞扬了其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才能,也表达了对古代圣贤以天下为己任精神的敬仰。沈鍊借伊尹的故事,寄寓了自己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责任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465)

沈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三十首(其二十八)

孟轲本吾师,辅世游齐梁。

谈辞霏玉屑,旷荡仁义场。

一言已有馀,千言犹未央。

借问此何为,杨墨充四方。

邪说塞皇猷,诐行成梯航。

禽兽食人肉,世道两以丧。

君子心不忍,齿舌流否臧。

为道立赤帜,照灼日月光。

是非以析然,邪伪安所藏。

多言鬼所嫉,无言安能详。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任节妇吟

白杨多悲风,萧瑟生曲房。

二十解簪珥,白首谢容妆。

两髦若日月,矢死抱辉光。

嗟彼陌上燕,岁岁栖我梁。

君子奉高盖,驾言逝何方。

哀怨比琴筝,弦促柱以伤。

君命一何短,妾命一何长。

愿以妾赎君,君在不可望。

祗因斑采衣,缉君珠佩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孙同府以不得迎养母夫人为绘像事之因赋白云篇赠之

白云何靡靡,瞻望在故乡。

迢递越万里,云何别高堂。

婉恋慈母欢,伊郁不可忘。

歌彼陟岵诗,旨酒盈我觞。

达道莫能致,沉思迫衷肠。

托之丹彩笺,写兹明月光。

日夕承高隅,髣髴流佩裳。

庶言结遐思,耿耿明德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岑匡阜山人

兰舟日行迈,河关多苦辛。

远与亲交别,旷望立风尘。

是时春向暮,冉冉柔条新。

余行独逶迤,留滞京洛滨。

千里困长道,十载为羁臣。

驽马厌驱策,委盖愁逡巡。

惟是心虑烦,未能释朱轮。

铅刀虽黾勉,岂无一割勤。

绮琴中自理,讵念知音人。

寄言同心客,屈曲聊以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