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瑞林院

薄暮丹洋宿,嵌岩下百层。

饥鸢鸣独木,鼯鼠抱寒藤。

坏屋惟馀佛,空廊不见僧。

古人经世志,客寝每宵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宁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寺院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哲思。

“薄暮丹洋宿,嵌岩下百层”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在红色的晚霞映照下的山谷中寻找住处,古寺隐藏在层叠的山岩之下,营造出一种隐逸与孤寂的氛围。

“饥鸢鸣独木,鼯鼠抱寒藤”则描绘了一种荒凉的景象。夜幕降临,饥饿的鸟儿在独自的树木间发出哀鸣,而小动物如鼯鼠,则紧紧地拥抱着已经被寒冷侵袭的 藤条,这些细节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状态的观察和感悟。

“坏屋惟馀佛,空廊不见僧”透露出一个曾经繁华但如今已然破败不堪的寺院景象。这里仅剩下几尊残存的佛像,而原本应该热闹的寺院走廊,却空无一人,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和孤独感。

“古人经世志,客寝每宵兴”则是诗人对古代修行者们不为世俗所动,坚守内心世界的赞叹。即使身处荒凉之地,他们依然保持着每夜警醒、不断修炼的心境,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古寺环境的描绘,以及对过往时代和人物精神状态的反思,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对内在精神生活的追求和赞美。

收录诗词(401)

李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

去年此夜对芳樽,今日栖栖叹失群。

茅屋只馀灯伴我,酒炉应有月寻君。

愁将从事青州去,风共禅师白足分。

料想紫梅溪上客,也应回首一看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伯封同游霅上事毕遽索别次韵

同来我复似邹游,新咏君应胜杜秋。

已饫蒸葫汝南馔,盍为粗粝浣花留。

残樽且醉菖蒲酒,去棹聊停杜若洲。

不厌村居能少驻,兰香万斛顿销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余寓王园适当春残尚有小桃临水追想昔时繁丽无复存者借仲信桃花韵

兔葵摇曳雨濛濛,尚有夭桃出旧丛。

轻簿不禁三月浪,飘零常恨五更风。

燕泥乱啄粘香蕊,渔艇犹疑趁落红。

惆怅眼前兴废事,灵云今已悟真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初冬见雪

颇怪寒威一倍添,天花回旋落层檐。

慵赓险韵偏工絮,自哂微官独带盐。

问讯梅梢半封萼,争看蝶舞不钩帘。

小儿学诵封胡句,羔袖烘炉任附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