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在中朝日,长怀只影伤。
逢人尽吴蜀,无伴说荆襄。
千古卿材地,多年世论忘。
因君到云路,江汉不凄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送刘坰登第赴调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坰即将离别,前往京城任职的感慨。首句“昔在中朝日”回忆了往昔朋友共处的时光,那时刘坰还在京城,而诗人感到形单影只,心中充满伤感。接下来的两句“逢人尽吴蜀,无伴说荆襄”,描绘了诗人与刘坰分别后,他在吴蜀之地无人可分享关于荆襄的往事,流露出孤独和怀念之情。
“千古卿材地”赞扬了刘坰的才情,暗示他有着非凡的才能和广阔的前景。然而,“多年世论忘”又暗示了时间流逝,世人的评价和记忆可能会淡忘,这可能是对友人仕途的一种担忧。最后两句“因君到云路,江汉不凄凉”,诗人寄希望于刘坰的升迁能带给他好运,即使自己身处江汉之地,也能感受到友人的成功而不再感到凄凉。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赞赏。
不详
秋风一舸下沧浪,想见占繇听鹊忙。
两夏作僧犹有债,三旬为客更须偿。
君才有用今千里,我拙无堪尚一方。
好去玉霄云海上,寄声江汉永相望。
千年把号趁朝班,犹著青衫候晓关。
冷甚高僧禅榻畔,清于寒露玉壶间。
文章奇古源西汉,诗律精深祖后山。
师友平生能几许,又随征雁看湘鬟。
我已寒如水,君方冷似灰。
有才谁肯惜,无力可相推。
蒸水闻奇甚,糟邱亦旨哉。
皇华重同姓,第一望归来。
一语动愁思,良朋能几多。
相持看鬓发,容易隔山河。
旧学纷疑信,新功废琢磨。
因君戒行李,令我悟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