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

春朝物候妍,愁妇镜台前。

风吹数蝶乱,露洗百花鲜。

试出褰罗幌,还来著锦筵。

曲中愁夜夜,楼上别年年。

不及随萧史,高飞向紫烟。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注释

褰:1.揭起:“子惠思我,~裳涉溱”。
2.古代称套裤。
罗幌: 丝罗床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的清晨,对着镜子感到无限的忧愁。"春朝物候妍"一句,通过对自然界生机勃勃景象的描述,衬托出女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苦闷。"愁妇镜台前"直接点出了诗歌的主角及其情感状态。

接下来的"风吹数蝶乱,露洗百花鲜"两句,则是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通过蝴蝶飞舞和露水滋润百花的情景,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但这种美好似乎无法带给女主人公任何安慰。

"试出褰罗幌,还来著锦筵"这两句,透露出女主在准备春日游玩或是更换衣物,却又重新回到室内,这种反复的动作,可能是在表达其心中的不安与无处安放。

"曲中愁夜夜,楼上别年年"则深化了女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她在夜以继日地忧虑着,每逢佳节倍感离别之痛。这两句也隐约透露出女主可能经历了一段情事,而现在只能在寂寞的楼上回忆往昔。

最后,"不及随萧史,高飞向紫烟"一句,则是对古代美女仙去的传说的一种颂扬或者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在这里,"紫烟"可能象征着远方或理想中的某个地方,是女主人公心目中逃离现实苦闷的一个遥不可及的幻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写,以及女子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在美好季节里却无法摆脱忧愁的女性形象。这种对比和冲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与哲思。

收录诗词(29)

郑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十七岁举进士。武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张易之下台后,被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桑条歌》为其“受命”这证。愔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擢升史部侍郎。景龙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贪赃贬为江州司马。翌年色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预推重福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久败邙,被诛

  • 字:文靖
  • 籍贯:河北沧县(属沧州)
  • 生卒年:?- 710

相关古诗词

哭郎著作

诗礼康成学,文章贾谊才。

巳年人得梦,庚日鸟为灾。

书草藏天阁,琴声入夜台。

荒阶罗驳藓,虚座网浮埃。

白马宾徒散,青乌陇隧开。

空怜门下客,怀旧几迟回。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塞外三首(其一)

塞外萧条望,征人此路赊。

边声乱朔马,秋色引胡笳。

遥嶂侵归日,长城带晚霞。

断蓬飞古戍,连雁聚寒沙。

海暗云无叶,山春雪作花。

丈夫期报主,万里独辞家。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塞外三首(其二)

荒垒三秋夕,穷郊万里平。

海阴凝独树,日气下连营。

戎旆霜旋重,边裘夜更轻。

将军犹转战,都尉不成名。

折柳悲春曲,吹笳断夜声。

明年汉使返,须筑受降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塞外三首(其三)

阳鸟南飞夜,阴山北地寒。

汉家征戍客,年岁在楼兰。

玉塞朔风起,金河秋月团。

边声入鼓吹,霜气下旌竿。

海外归书断,天涯旅鬓残。

子卿犹奉使,常向节旄看。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