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题王蒲衣琵琶图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一幅描绘王摩诘(即唐代著名画家王维)弹奏琵琶图的欣赏与感慨。
首句“一曲乌孙马上音”,以“乌孙”这一古代民族,暗示王摩诘所弹奏的音乐具有异域风情,仿佛在马背上悠扬,引人入胜。次句“高弹促节且娱心”,进一步描述了王摩诘弹奏时的技艺高超,节奏紧凑,令人愉悦。第三句“琵琶妙手王摩诘”,直接赞美王摩诘是弹奏琵琶的高手,将他与琵琶艺术紧密结合,强调其在音乐领域的卓越成就。最后一句“不买鸾胶续断琴”,则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王摩诘艺术生命力的肯定,即使他的艺术生涯可能遭遇挫折或中断,但其艺术精神如同鸾胶一般,能够修复和延续,永不消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摩诘弹奏琵琶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艺术传承与生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