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一)

贰师惜善马,楼兰贪汉财。

前年出右地,今岁讨轮台。

鱼云望旗聚,龙沙随阵开。

冰城朝浴铁,地道夜衔枚。

将军号令密,天子玺书催。

何时反旧里,遥见下机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从军行(其一)》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纲所作,展现了边疆战争的激烈与将士们的英勇。

首句“贰师惜善马,楼兰贪汉财”,以“贰师”和“楼兰”两个典故,描绘了敌我双方的鲜明对比:贰师将军爱惜良马,而楼兰国则贪婪汉朝的财富,预示着战争的起因与双方的不同态度。

接着,“前年出右地,今岁讨轮台”,点明了时间跨度与战争的持续性,说明这场战争并非一时之举,而是长期的斗争。

“鱼云望旗聚,龙沙随阵开”,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士兵们集结时的气势比作鱼群聚集于云下,龙沙之地随着战斗的展开而显现出战场的壮阔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军队的威武与战场的紧张气氛。

“冰城朝浴铁,地道夜衔枚”,进一步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艰苦。冰城中战士们在清晨的寒风中磨砺兵器,地道中士兵们在夜晚悄无声息地行动,体现了将士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将军号令密,天子玺书催”,表现了战场上的指挥与朝廷的督战,将军的命令严谨而密布,天子的诏书催促着战争的进展,体现了上下一心、共同抗敌的决心。

最后,“何时反旧里,遥见下机来”,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故乡的思念,即使身处战场,心中仍怀揣着对家的向往,期盼着战争结束,能够回到熟悉的家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以及将士们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感。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从军行(其二)

云中亭障羽檄惊。甘泉烽火通夜明。

贰师将军新筑营。嫖姚校尉初出征。复有山西将。

绝世爱雄名。三门应遁甲。五垒学神兵。

白云随阵色。苍山答鼓声。逦迤观鹅翼。

参差睹雁行。先平小月阵。去灭大宛城。

善马还长乐。黄金付水衡。小妇赵人能鼓瑟。

侍婢初笄解郑声。庭前柳絮飞已合。

必应红妆起见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长安有狭斜行

长安有径少,涂径不通舆。

道逢双总丱,扶轮问我居。

我居青门北,可忆复易寻。

大息骞金勒,中息绾黄银。

小息始得意,黄头作弄臣。

三息俱入门,雅志扬清尘。

三息俱上堂,觞肴满四陈。

三息俱入户,照耀光容新。

大妇舒绮絪,中妇拂罗巾。

小妇最容冶,映镜学娇颦。

丈人且安坐,清讴出绛唇。

形式: 古风

泛舟横大江

沧波白日晖,游子出王畿。

旁望重山转,前观远帆稀。

广水浮云吹,江风引夜衣。

旅雁同洲宿,寒凫夹浦飞。

行客谁多病,当念早旋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陇西行三首(其一)

边秋胡马肥。云中惊寇入。勇气特无侣。

轻兵救边急。沙平不见虏。嶂崄还相及。

出塞岂成歌。经川未遑汲。乌孙涂更阻。

康居路犹涩。月晕抱龙城。星流照马邑。

长安路远书不还。宁知征人独伫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