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杂咏并序(其九)

背手巡空垣,皓魄忽堆素。

合睫晖馀凝,低头影相步。

惊禽时一翻,檐花落无数。

微微辨游丝,袅袅入深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中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的静谧与生动。诗人以“背手巡空垣”开篇,形象地勾勒出一个人物在月光下漫步的情景,背着手在空墙边巡视,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皓魄忽堆素”一句,将满月比作堆积的白玉,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皎洁与明亮。

“合睫晖馀凝,低头影相步”进一步展示了月光下人物的动态与静态之美,闭眼感受月光余晖的凝重,低头则可见自己的影子随着步伐缓缓移动,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惊禽时一翻,檐花落无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偶尔有飞鸟惊起,掠过寂静的夜晚,而檐下的花朵在月光的照耀下,似乎也随风飘落,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季节的气息。

最后,“微微辨游丝,袅袅入深树”则将视线转向细微之处,游动的蜘蛛丝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它们轻盈地飘向远处的树林,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春夜的独特魅力,既有宁静和谐的一面,也不乏生机与活力,是黄景仁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再现。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闻子规

声声血泪诉沈冤,啼起巴陵暮雨昏。

只解千山唤行客,谁知身是未归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湖上阻风杂诗(其三)

平湖八月浩无津,明月芦花思煞人。

纵使洞庭齐化酒,只宜秋醉不宜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武昌杂诗(其一)

上游形势百蛮分,黯惨蛮天易夕曛。

西上荆门江一线,南来衡岭雁千群。

郢中有客皆词赋,楚国何峰不雨云。

谁信曲高真和寡,至今延露总难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武昌杂诗(其四)

鲁口帆樯取次开,扁舟常系鹄矶隈。

三春无树非垂柳,五月不风犹落梅。

楼上休誇崔颢句,天涯谁识祢衡才。

可怜夙负黄童誉,漂泊翻成异地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