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四首(其二)

驱车出里闾,行行步冈陇。

四顾何萧条,但见丘与冢。

杳杳泉原间,一往如长梦。

前人不复作,后人更追送。

遗羹空堕泪,洒饭兴长恸。

谁云去者疏,来者实总总。

悠悠代谢理,天地元终共。

达人齐死生,不惑复何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驾车离开熟悉的居所,踏上山岗田野的旅程。沿途所见的荒凉景象,映射出对逝去时光和生命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四顾何萧条,但见丘与冢”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

“杳杳泉原间,一往如长梦”,诗人将逝去的人和事比作深埋于地下的泉水,仿佛是遥远而不可触及的梦境,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接下来,“前人不复作,后人更追送”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传承,前人的离去让后人感到哀伤与不舍。

“遗羹空堕泪,洒饭兴长恸”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即使逝者已去,生者仍会因回忆而流泪,为逝者准备食物以表达深切的思念与哀痛。

“谁云去者疏,来者实总总”则表达了对生命流转的思考,指出逝去与到来的生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生命的连续性。

最后,“悠悠代谢理,天地元终共。达人齐死生,不惑复何恐”这几句总结了对生命与宇宙关系的哲学思考。诗人认为,生命的更替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与天地万物同在,因此,对于生死的恐惧可以被豁达的态度所化解。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宇宙和谐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及宇宙关系的独到见解,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远的启示意义。

收录诗词(34)

区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踏青四首(其三)

踏青过中野,秧叶时复齐。

农父秉犁锄,各自向田畦。

晨出事东作,日夕未遑栖。

荒村烟火迟,过午始蒸藜。

馌饷鲜及时,风雨复凄迷。

一农为我言,妻孥向人啼。

上山忧豺虎,入水畏鲸鲵。

盗贼纵横行,诛求彻骨皮。

不见石壕吏,闻之空酸嘶。

形式: 古风

踏青四首(其四)

端居厌局促,散发步郊坰。

绿杨夹道垂,飞鸟向人鸣。

天地怜物色,昨雨今日晴。

乘此恣閒游,豁我怀春情。

生年不满百,宁求千岁名。

藜藿足自充,焉用鼎钟烹。

春华不再扬,皓月无终盈。

物理从乃尔,戚戚竟何营。

寄谢世间人,有酒且尽倾。

形式: 古风

闻梁彦国别筑西山赋此寄怀四首(其一)

涉舟罗旁口,如过五盘溪。

履险方在兹,白昼闻猿啼。

去去还登陆,改辙凌丹梯。

垠堮入扳陟,烟霭仍凄迷。

历览随适意,得句凭轼题。

薄采山中薇,足以充提携。

道入西宁县,眼中皆蒸藜。

官仪初睹汉,夷俗遂宗齐。

四民各就业,郊垒无鼓鼙。

词客时即次,羁旅成幽栖。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闻梁彦国别筑西山赋此寄怀四首(其二)

美人心迹素,俨若庞德俦。

本具岩壑姿,复耽鹿豕游。

乘轩蹑冈陇,意气薄林丘。

膏壤一以开,耒耜日相求。

有时耕云毕,倚岫思夷犹。

荒秽追前昔,清平感此秋。

藏书大壑中,应为再来谋。

长揖谢耕者,挟策上皇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