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梁彦国别筑西山赋此寄怀四首(其二)

美人心迹素,俨若庞德俦。

本具岩壑姿,复耽鹿豕游。

乘轩蹑冈陇,意气薄林丘。

膏壤一以开,耒耜日相求。

有时耕云毕,倚岫思夷犹。

荒秽追前昔,清平感此秋。

藏书大壑中,应为再来谋。

长揖谢耕者,挟策上皇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心怀高远、志趣不凡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世界与外在行动的和谐统一。

首句“美人心迹素,俨若庞德俦”开篇即点出主人公的心性纯净,如同古代贤士庞德一般,引人遐想。接着,“本具岩壑姿,复耽鹿豕游”进一步刻画了其自然、野性的内在气质,喜爱与鹿豕为伴,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乘轩蹑冈陇,意气薄林丘”描述主人公在山川之间自由行进,意气风发,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随后,“膏壤一以开,耒耜日相求”则转而描绘其耕作的情景,虽身处田园,却依然保持着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体现了其既务农又兼修文的双重身份。

“有时耕云毕,倚岫思夷犹”表现了主人公在劳作之余,倚靠山崖,思绪悠然,享受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光。接下来,“荒秽追前昔,清平感此秋”通过对比昔日的荒芜与当前的清平,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最后,“藏书大壑中,应为再来谋”暗示主人公将知识与智慧深藏于心,期待未来能再次施展才华,实现更大的抱负。“长揖谢耕者,挟策上皇州”则以决绝的姿态告别田园生活,带着满载的知识与梦想,前往更高远的追求之地,展现了一种舍小我、求大我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人生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社会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4)

区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梁彦国别筑西山赋此寄怀四首(其三)

闻君构书屋,乃在栗里阳。

榛莽既芟辟,岩窦自辉光。

编荆足倚籍,白云窥我墙。

鸟雀不离侧,藤萝夹舍旁。

主人理绿绮,清响协宫商。

一弹伤旧染,再弹乐时康。

孰意魍魉区,今为文物场。

修竹不受暑,野花时扑伤。

子云本玄客,兀然开草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闻梁彦国别筑西山赋此寄怀四首(其四)

瑶蛮既荡灭,两山净如扫。

是处禾黍场,无复豺狼道。

奕奕司马公,殚猷赞鸿造。

风景古来无,吾迹恨不到。

美人恣遨游,于此事幽讨。

几度赋登高,与谁寻瑶草。

白发予垂耳,性痴慕高蹈。

杖策苦无力,安得从所好。

扁舟泊嵩台,待君歌浩浩。

形式: 古风

送中丞古林何公应召还朝

古来献纳重兰台,五色花笺日下裁。

地切西清分雨露,文从北斗仰昭回。

铜龙晓辟黄封入,金马朝回锦帙开。

满袖炉烟随染翰,恍如云气下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卜居

已向清山作隐沦,何随城市问比邻。

浮生但觉江湖远,懒性终宜鹿豕驯。

青桂援来还有客,紫芝歌罢更怀人。

结庐随处堪栖老,未必桃源是避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