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清而又略带哀伤的情境,诗人似乎在回忆过去与远公相处的时光。"远公传教毕,身没向他方"表明远公完成了他的使命或工作后便离开了,而诗人的视线无法再捕捉到他的踪迹。这两句设置了一种淡淡的离别之感。
接下来的"吊客来何见,门人闭影堂"则是对过去某个场合的一种怀念。"吊客"通常指的是为离开的人送行,而这里似乎是在询问那些来访者现在都到哪里去了。"门人闭影堂"则描绘出一种冷清的画面,好像是一种无人问津的状态。
第三句"纱灯临古砌,尘札在空床"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凄凉感。"纱灯"指的是那微弱的光芒,而"古砌"则可能是某座旧建筑的遗迹。"尘札在空床"则让人联想到过往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
最后两句"寂寞疏钟后,秋天有夕阳"则是在时间的流转中寻找一丝慰藉。"寂寞"形容的是那种静谧而孤独的情感,而"疏钟"可能是指那些稀少且间隔很远的声音。在这样的氛围下,诗人依然发现了秋天那温暖的夕阳,这或许是唯一能带来些许安慰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场景的描绘和现在环境的对比,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怀旧情感。诗人在空旷而寂静的氛围中寻找着时间留下的痕迹,同时也在这平凡而又温暖的事物中找到了一丝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