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道过里

归客惭司马,曾无四壁留。

残书遗鼠啮,野稼任人收。

狂益亲知怪,贫添儿女忧。

那堪行又别,明日是长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乡者的内心感受和生活境况。诗人以"归客惭司马"起笔,暗示自己如同西晋名臣司马相如落魄归来,无以为家,只有惭愧。"曾无四壁留"进一步强调了家徒四壁的贫困状态。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书籍被老鼠啃食的景象,显示出生活的艰辛和无人照料的凄凉。"野稼任人收"则表达了对田地荒芜、粮食被人随意收割的无奈,反映出社会动荡和自身无力改变的困境。

"狂益亲知怪"一句,诗人自嘲因贫困而行为失常,连亲密的朋友也感到奇怪。"贫添儿女忧"则揭示出贫困给家人带来的额外忧虑,尤其是对于子女的未来。

最后,诗人感叹"那堪行又别,明日是长游",表达了即将再次启程的无奈与悲凉,这次出行可能意味着长久的离别,加重了心中的苦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战乱时期的生活困顿和个人情感的波折,具有鲜明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36)

杨思圣(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申凫盟

愁思风雨夕,忽漫十年过。

曾否狂如旧,将无鬓已皤。

君才岂濩落,吾意亦烟萝。

出处谁能识,悲哉两地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喜申凫盟至都门(其一)

意外劳相访,秋风人正闲。

喜深无一语,惊定始开颜。

款款悲霜鬓,迟迟话故山。

长安非昔日,莫畏鹤书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喜申凫盟至都门(其二)

不堪今夕会,重忆乱离初。

人老干戈里,交存生死余。

山川几命驾,涕泪共裁书。

十载还耕约,相看愧鬓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喜申凫盟至都门(其三)

望极燕山暮,相逢感泣多。

人间遗玉碗,故物指铜驼。

恨血千年碧,龙池永夜波。

雄图今已矣,尚有酒徒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