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二)

眼昏烛暗细行斜,考阅精强外已誇。

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视力模糊,蜡烛微光下行动歪斜
考试中的专注和精进已为人称道

注释

眼昏:视力模糊。
烛暗:蜡烛微光。
细行斜:行动歪斜。
考阅:考试。
精强:专注和精进。
外已誇:已为人称道。
明日:明天。
失杯:失去机会。
君莫怪:你不要怪我。
早知:早就知道。
安足:满足现状。
不成蛇:不会变成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在描述一种身处困境但仍保持豁达心态的情形。

“眼昏烛暗细行斜”,此句描绘出诗人在考试中紧张而又不得不集中精力去做题的情况。烛指的是古代的蜡烛,昏暗则是指视线模糊不清,细行斜意味着小心翼翼地审视每一个字。

“考阅精强外已誇”,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考试能力有信心,但也不忘谦虚地表示可能夸大其词。

“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这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和哲学思考。失杯可能指的是考试中小的失误,而“早知安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不会过于贪心而招致灾难。

整首诗体现了苏轼在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与淡定,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我能力的一种自信和谦逊。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三)

乱山遮晓拥千层,睡美初凉撼不应。

昨夜酒行君屡叹,定知归梦到吴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径]韵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四)

天台桂子为谁香,倦听空阶点夜凉。

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五)

秋花不见眼花红,身在孤舟兀兀中。

细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和沈立之留别二首(其一)

而今父老千行泪,一似当时去越时。

不用镌碑颂遗爱,丈人清德畏人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