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去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翻译

扬州城外云雾弥漫,很石四周已遍布苔藓,当年的英雄人物现在又去了哪里?只有秋烟中的征骑、寒潮中的船只,仍然年复一年地空自来去。他的心,已热爱上了青崖绿嶂的田园生活,却苦于被委派到京口这个北疆的门户,虽有樽中酒可供饮用,却仍需举起满绣着熊虎的大旗。
你是昔日的诸葛在世,到此一游,军事上寥寥数语便可得“三顾茅庐”般的赏识。而今扬州城外昏暗不明,江边隐约看不清,(稼轩你却能)辨认得清征西之路。中原地区民多财足,汴京的老人们,日夜南望盼望着你的北伐。稼轩啊,在这北伐的前夕,你在想什么?你是否想问那当年自己亲手种下的依依垂柳:而今,你可安好?

注释

迷楼:楼名,隋炀帝建于扬州。
与北固亭隔江相望。
很石:石名,在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形如伏羊。
相传孙权刘备曾经于石头上论事。
人:指隋炀帝、孙权、刘备等人。
骑:一人一马。
篙:撑船的竹竿。
汐:晚潮。
使君:汉代对州郡的刺史的称呼,这里指辛弃疾。
苍厓绿嶂:苍翠碧绿的山峦。
厓:同“崖”。
北门:指南宋北疆门户京口。
尊:酒器。
差:略微。
前身诸葛:以诸葛亮比辛弃疾。
酬:酬答,报谢。
三顾:指刘备的三顾茅庐。
冥冥:昏暗不明的样子。
皋:水边高地。
隐隐:隐约不清晰。
征西:桓温西征蜀地,得胜回到金陵后,进位为征西大将军。
中原:这里指沦陷的北方地区。
生聚:繁衍人口,积聚物力。
神京:指北宋都城汴京。
耆老:老人。
耆,六十岁曰耆。
长淮:淮河,是南宋时宋金对峙的前线。
金鼓:军中用器。
金:即金钲,用以收兵,鼓用以进攻。

鉴赏

这首《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他以辛弃疾的北固楼词为灵感,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楼阁、青苔覆盖的山石和秋烟寒汐的景色,传达出一种历史沧桑感和空寂之感。词中的"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表达了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以及对北门外广阔世界的向往。

"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则展现了豪迈的军旅气息,暗示了词人内心的英雄情怀。接下来,词人借诸葛亮的典故,自比为能一言定乾坤的人物,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描绘了迷茫而辽阔的视野,暗示了词人对未来的遥想和对征途的期待。最后,词人关注到中原民生和国家命运,表达了对恢复中原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壮志豪情,又有对国家兴衰的关注,体现了姜夔词作的深情与历史责任感。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汉宫春(其一)次韵稼轩

云曰归欤。纵垂天曳曳,终反衡庐。

扬州十年一梦,俯仰差殊。

秦碑越殿,悔旧游、作计全疏。

分付与、高怀老尹,管弦丝竹宁无。

知公爱山入剡,若南寻李白,问讯何如。

年年雁飞波上,愁亦关予。

临皋领客,向月边、携酒携鲈。

今但借、秋风一榻,公歌我亦能书。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汉宫春(其二)次韵稼轩蓬莱阁

一顾倾吴。苎萝人不见,烟杳重湖。当时事如对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间、千古须臾。有倦客、扁舟夜泛,犹疑水鸟相呼。

秦山对楼自绿,怕越王故垒,时下樵苏。只今倚阑一笑,然则非欤。小丛解唱,倩松风、为我吹竽。更坐待、千岩月落,城头眇眇啼鸟。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玉梅令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

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

便揉春为酒,剪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形式: 词牌: 玉梅令

石湖仙.越调寿石湖居士

松江烟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

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然引去。

浮云安在,我自爱、绿香红舞。容与。

看世间、几度今古。

卢沟旧曾驻马,为黄花、闲吟秀句。

见说胡儿,也学纶巾敧雨。玉友金蕉,玉人金缕。

缓移筝柱。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

形式: 词牌: 石湖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