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

何处采菱归暮。隔宵烟、菱歌轻举。

白蘋风起月华寒,影朦胧、半和梅雨。

脉脉相逢心似许。扶兰棹、黯然凝伫。

遥指前村,隐隐烟树,含情背人归去。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在月色朦胧中乘舟归去,心中充满了对菱角采集的乡愁。开篇“何处采菱归暮”直接将读者带入诗人的夜行之境,通过“隔宵烟、菱歌轻举”展现了远方传来的采菱人歌声,与夜色交织,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幽深的氛围。

接着,“白蘋风起月华寒,影朦胧、半和梅雨”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加强了诗中的静谧与冷寂。这里的“白蘋”可能指的是水边的蒲草或其他植物,它们在夜风中摇曳,月光下散发出凉意,而“梅雨”则通常是指夏季特有的细雨,这里用以形容夜晚的氛围。

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脉脉相逢心似许”得到了体现。这里的“脉脉”形容心情的细腻与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对采菱生活的无限思念,而这种情感又是如此的微妙,不易言传。

“扶兰棹、黯然凝伫”则描写了诗人在夜色中独自坐在船上,手扶舷杆,心情黯淡,仿佛沉浸于自己的思绪之中。这里的“扶兰棹”可能是指船上的装饰,而“黯然凝伫”则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描写。

最后,“遥指前村,隐隐烟树,含情背人归去”展现了诗人的乡愁。诗人远远地指向那些看不见的、被夜色和迷雾笼罩的家园,那些“烟树”在夜晚显得更加朦胧,而诗人则带着满腔的情感,背离那片熟悉而又充满情感的地方,悄然离去。

这首诗通过对夜色、自然声响和内心世界的精细描绘,构建了一个既孤独又深情的意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在黑暗中行船时的心境。

收录诗词(2)

孙浩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离亭燕/离亭宴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形式: 词牌: 离亭宴

胡文定墨池分得风字

吾爱胡夫子,抱道来逃空。

岂伊桃花源,有此山泉蒙。

奏疏沥肝胆,春秋开盲聋。

当年起草处,想见临池工。

愿为池上草,永怀君子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徐孺子读书台分得高字

吾爱徐聘君,沈冥乃人豪。

诸贤搆党祸,皎皎云鸿毛。

平生读何书,身隐名难逃。

故宅照湖水,荒坟翳城蒿。

焉知此山中,突兀书堂高。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江纂墓碑

家有古冢碑,近自田家获。

藏之五六年,未甚见省录。

古苔侵文理,封结殆莫识。

偶然嗟其穷,一一为磨剔。

始若漫无文,细寻适可读。

文云晋江纂,长夜垂兹刻。

贞石殊不用,块然但埏埴。

合葬无别铭,背面书反覆。

一字不涉华,本枝记明白。

二父遂兼书,于逌乃宗嫡。

考诸晋史篇,真是小出入。

字画亦崄劲,然不类镌斲。

汉魏尚丰碑,兹独何褊迫。

岂时丁丧乱,不暇如品式。

于时义熙季,处次实庚戌。

五胡剖中原,典午窜南极。

苟简理宜尔,宁诒不孝责。

审订既昭然,疑去喜自适。

历年七百馀,瞥尔驹过隙。

名节苟不传,埃化先瓦石。

寘兹当眼前,用代铭几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