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白体赠晁无咎(其一)

过去生中作弟兄,依然骨肉有馀情。

青衫校正同三馆,白发东南各一城。

君比郦生多事业,我方谢朓欠诗名。

想当把酒笙歌里,亦记长安痛饮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过去的生活中我们曾是兄弟,至今仍像亲人般有着深厚的感情。
穿着青衫的我们在同一所学校学习,如今各自在东南两地,满头白发却共有一个故乡。
你如同郦生一样有着更多的成就,而我却像谢朓那样欠缺诗才。
想象在欢歌笑语中举杯对酌,也记得在长安那段痛快豪饮的日子。

注释

弟兄:指过去的亲密关系。
骨肉:比喻亲人的关系。
青衫:古代学子的服装。
三馆:古代的学府。
白发:象征年龄增长和经历。
东南:方位,这里可能指诗人与朋友所处的不同地区。
郦生:汉代学者,此处用来形容朋友有成就。
谢朓:南朝著名诗人,此处指自己在诗才上的不足。
把酒:持杯饮酒。
笙歌:音乐和歌声,象征欢乐的氛围。
长安:古都,这里可能象征着繁华或共同的记忆。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张耒所作,名为《效白体赠晁无咎(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充分展现了作者与被赠诗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对方才华的高度赞誉。

“过去生中作弟兄,依然骨肉有馀情。”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深情厚谊,仿佛在前生的缘分里就已结为兄弟,这份情感至今仍旧浓烈,宛如骨肉之间的联系。

“青衫校正同三馆,白发东南各一城。”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和被赠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共鸣,也隐含着两人可能都曾经担任过某种官职或文学地位,并且都已年迈,但仍坚守自己的文学理想。

“君比郦生多事业,我方谢朓欠诗名。” 这两句是对被赠诗人的才华和成就的高度评价。作者自谦,认为自己在诗歌创作上还不如晁无咎,而晁无咎则像春秋时期的郦生一样,有着更多的文学成就。

“想当把酒笙歌里,亦记长安痛饮生。”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尤其是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与晁无咎共同举杯畅饮、吟唱诗篇的情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柔和细腻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崇高敬意,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自我期许与不足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晓赴秘书省有感

桃李欲开时,长安春正好。

晴空倚阊阖,朝日散驰道。

云收龙蛇榜,烂烂金碧晓。

清都不容尘,虎士守洒扫。

家无当关警,襟袂免颠倒。

何惭驱款段,吾事不须早。

儒生近卜祝,本自异时好。

圣朝尚文雅,诏使窥鸿宝。

平生一杯酒,江海送吾老。

静喧非人事,不得守怀抱。

跳梁干造物,乃取镆铘诮。

委怀随所遭,千叶才一笑。

形式: 古风

晓意

城头清角已三奏,树间眠鸠方一鸣。

风霜凄紧雁南向,星河横斜天左倾。

待旦枕戈无怨敌,将朝盛服非公卿。

不如衲被蒙头睡,直至东窗海日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海州道中二首(其二)

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

草虫咿咿鸣复咽,一秋雨多水满辙。

渡头鸣舂村径斜,悠悠小蝶飞豆花。

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

形式: 古风

海州道中二首(其一)

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桨。

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

河边守罾茅作屋,罾头月明人夜宿。

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