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密县

郐郑风诗在,今来溱洧间。

云生风后岭,日落大騩山。

俭俗皆陶穴,愚民不秉蕳。

最怜春麦短,地褊食尤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阮元所作的《过密县》。诗中,诗人以郐郑风为引,描绘了密县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他提及风后岭的云雾缭绕,大騧山的日落景象,展现出地方的宁静与壮丽。接着,诗人描述了当地俭朴的风俗,人们居住在陶穴之中,反映出古代农村生活的简朴。他还关注到民众的智慧未开,不知如何种植香草蕳。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密县人民生活艰辛的同情,尤其是因土地狭小导致春麦生长受限,食物供应尤为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揭示了社会现实,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2)

阮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雷塘庵主,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 号:云台
  • 籍贯:晚号怡性老
  • 生卒年:1764~1849

相关古诗词

嵩山三石阙歌

嵩岳三阙同高低,左右离立八尺齐。

启母一阙距其北,太室峙东少室西。

谁其建者汉朱吕,谁其书者皆堂溪。

篆隶诘屈铭句奥,请降云雨生蒸黎。

画图月兔木连理,驾车乘马钩象犀。

阅魏太武周久视,夏暴烈日冬流澌。

二千年来屹相向,厥质粗剥厥色黧。

二室神祠始秦汉,产启已说涂山妻。

要之阳城本禹地,三途四载应无迷。

此阙灵祇久呵护,欧赵访古何未稽。

褚峻缩本我早见,兹来策马寻荒蹊。

阙间颇足容二轨,壁垒未可穷攀跻。

周鲁雉阙制可见,雉度以纼非以鸡。

毡槌拓取墨华黝,宝之无异摹元圭。

更洗奉堂额东石,一行刻字名留题。

神君兴云阙中起,庙墙汉柏春鸠啼。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四月十日同顾星桥吏部陈古华太守石状元三院长暨朱椒堂兵部蒋秋吟太史诗华秋槎何梦华王柳村项秋子张秋水鉴诸君子集灵隐置书藏纪事

《尚书》未百篇,《春秋》疑断烂。

列史志艺文,分卷本亿万。

传之千百年,存世不及半。

近代多书楼,难聚易分散。

或者古名山,与俗隔厓岸。

岧峣灵隐峰,琳宫敞楼观。

共为藏书来,藏室特修建。

学人苦著书,难杀竹青汗。

若非见著录,何必弄柔翰。

舟车易遗亡,水火为患难。

子孙重田园,弃此等涂炭。

朋友诺黄金,文字任失窜。

或以经覆瓿,或以诗投溷。

当年无副本,佚后每长叹。

岂如香山寺,全集不散乱。

名家勒巨帙,精神本注贯。

逸民老田间,不见亦无闷。

虽不待藏传,得藏亦所愿。

我今立藏法,似定禅家案。

诸友以书来,收藏持一券。

他年七十厨,卷轴积无算。

或有访书人,伏阁细披看。

古人好事心,试共后人论。

既泛西湖舟,旋饱蔬笋饭。

出寺夕阳残,鹫岭风泉涣。

形式: 古风

题家藏汉延熹华岳庙碑轴子

太华三峰削不成,夜来碧色无深浅。

仙人染作延熹碑,飘带人间止三卷。

长垣一册归商丘,但损偏旁最完善。

华阴东郭又一函,椒花馆中见者鲜。

我今快得四明本,玉轴绨囊示尊显。

丰全范钱三百年,入我楼中伴《文选》。

惊心动魄竹垞语,七尺岩岩辟空展。

浑金璞玉天所成,幡然不受人裁剪。

唐宋题字皆分明,卫公两款夹额篆。

全身平列廿二行,波磔豪釐尽能辨。

一字一朵青莲花,玉女翻盆墨云软。

己巳摹镌向北湖,市石察书书佐遣。

湖边更刻泰山碑,岳色双双照人眼。

形式: 古风

觉生寺观永乐大铜钟

永乐洪钟阅古今,虹梁鳌柱屋沈沈。

销兵秦政成余习,忏佛萧梁本疚心。

一棒难超无量劫,万钧岂跃不祥金。

华严轮转熙朝后,始听蒲牢自在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