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独斯行叔绮子为赴春试一出江头送别殊令牵怀聊为巴阑行一首以道此意云尔

巴阑独还岁月深,相送出门自沉吟。

十年交旧总如许,狂歌一曲伤人心。

今人读书如过客,壶飧只向市头索。

吾曹苦思肠几穿,安得相逢不索莫。

念我平生弄典坟,六月北窗长闭门。

雕肝篆肺得一句,旁人袖手评其文。

思量至此复一笑,如何跃马追年少。

我今闻说有场屋,两耳如聋怕听得。

网山山下月鱼亭,就船买鱼活煮羹。

何时挟册此来归,议论不到吾纵横。

故人年几今犹未,正好款门问知己。

时命相遭不用多,或在半言并片纸。

老人校书紫云楼,相见或问吾因由,为言索处海水头。

蓬莱方丈不可到,此心日夕徒生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林亦之与友人独斯行叔绮子分别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感伤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巴阑独还岁月深”,以“巴阑”暗指友人离去,寓含深远的时空感,表达出离别后的孤独与岁月的沉淀。次句“相送出门自沉吟”,通过“沉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送别的不舍,又有对友人前程的忧虑。

“十年交旧总如许,狂歌一曲伤人心”两句,回忆起与友人多年的友情,感叹时光易逝,即使欢歌也无法掩饰心中的哀伤。接下来,诗人批评今人读书浅尝辄止,缺乏深入思考,而自己则沉浸在典籍之中,追求学问的严谨。

“网山山下月鱼亭,就船买鱼活煮羹”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生活画面,诗人想象着未来与友人重逢,共享清闲时光,但又担心听到考试的消息,流露出对功名的矛盾心态。

最后四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关注,希望能在文字交流中找到共鸣,同时也流露出对蓬莱仙境般的学术追求,以及对现实忧虑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145)

林亦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意

深夜步秋檐,明月照石阶。

所忆不可见,乃爱徒兴怀。

我欲挂天帆,长江风浪摧。

我欲跨绿耳,苍林烟雨回。

只有坐长想,佳人安在哉。

何时觌来袂,双目囧囧开。

形式: 古风

戏题稚春杜少陵诗集

十年萧萧去武林,橐中唯有谪仙吟。

君今失意还山窟,少陵诗集如明月。

自怪平生每相似,穷愁嗜好亦如许。

饭颗山头旧相逢,安得娟娟同处所。

故人语我明年冬,或骑大马长安中。

或倚书楼头如蓬,即见双剑终然同。

我闻此语欢且剧,视君状貌如其笔。

两目津津可终遁,此物应藏月鱼室。

月鱼文字非时好,已问菟裘吾将老。

绿烟亭下黄花时,两手抱取归柴扉。

形式: 古风

次韵致政吴丈和林县丞丹桂非时之什

青山湖上宅,丹桂月边枝。

菊蕊元同日,桐花却并时。

笼鹅翁不俗,蜡凤子多奇。

须信三秋好,先从数月期。

蓝田一厅壁,黄卷五男儿。

问礼当年事,芹宫未颂僖。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邑大夫范丈宠示广陵馀事泠然诵之历历惨恻如在目中辄赋短篇纪所闻也

尝阅淮南图,萧萧草屋少人居。

及读广陵集,恻恻我心欲垂泣。

吁嗟恋乡国,生死不肯去。

边笳才一动,杀几先此土。

可怜此土人,父子无白头。

不死于饥即死战,性命只在道旁沟。

更闻维扬有鬼市,铜钱须臾变为纸。

都缘白日杀人多,所以冤魂有如是。

君侯壮思凌云空,青衫匹马戎幕中。

当时辕门眼所见,长歌短歌泪如线。

少陵岖崎夔峡路,一切悲愁托诗句。

至今太史不足凭,惟有此诗为可据。

绍兴辛巳淮楚功,纷纷予夺或异同。

他年石渠访遗事,为说东阳有蔚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