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黄裳之手,名为《六祖传付偈颂(其十一)初祖》。诗中描绘了对道家哲学深邃而抽象的思考与领悟,通过“天游杳杳海漫漫”这一句,诗人以广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为背景,象征着宇宙的浩瀚与生命的渺小,引出对“无有无无是道观”的深刻思考,即在无尽的宇宙中,存在与不存在之间并无绝对界限,一切皆可归于道的观照之下。
接下来,“大法药兼心地要,两门都作混成看。”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大法”与“心地”的重要性。这里的“大法”可以理解为宇宙运行的根本法则或自然之道,而“心地”则指的是内心的修养与道德准则。诗人认为,理解和遵循这些法则与准则,对于个人的精神成长和道德修为至关重要。同时,这两者并非割裂独立,而是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个体与宇宙和谐共存的基础。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生命、法则与内心修养的探讨,展现了道家哲学中追求自然和谐、内在平和与宇宙一体的思想境界。黄裳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与自然、自我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宋代理学与道家思想的融合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