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七月七日暑气徂,此夕何夕乐且娱。

世传牵牛会织女,雨洗云路迎霞车。

初因乌鹊致语错,经岁一会成阔疏。

牛女怒鹊置诸罪,拔毛髡脑如钳奴。

星精会合不可诘,我疑此说终诞虚。

又言星能遗人巧,罗列瓜果当庭除。

綵丝贯针望星拜,夜深乞巧劳僮愚。

吾闻朴散形器作,人夺天巧天无馀。

匠心女手剧淫巧,工与造化分锱铢。

荐绅大夫一巧宦,坐取公相如指呼。

间乘巧言惑主听,能改荼檗成甘腴。

纤辞丽曲骋文巧,剜刻圣道无完涂。

星如有巧更可乞,益恐薄俗难持扶。

我愿星精遗人拙,一变风化犹古初。

形式: 古风

翻译

七月七日暑气消退,今夕何夕欢愉无比。
世间传说牛郎会织女,云雨洗净天空迎接彩霞仙车。
起初因乌鹊传递错误信息,一年一度的相会变得稀疏。
牛郎织女对乌鹊发怒,惩罚它们如同奴隶般剃毛剥皮。
星星精魂的相聚难以理解,我怀疑这个传说终究不真实。
又说星星能赐予人智慧,人们在庭院摆放瓜果祈求巧艺。
妇女们手持彩线穿针引线向星祈求,深夜乞求巧艺劳累孩童。
我听说质朴消失,人工超越自然,巧夺天工无余地。
工匠和女子的手艺过于精巧,技艺与造物主分毫不差。
官员们凭借巧妙手段升官,轻易得到宰相般的权势。
有人用巧言迷惑君主视听,能将苦涩变为甜美。
华丽的文字和曲调展示文采,却亵渎了圣人的教诲。
如果星星真有巧艺可赐,我更怕世俗难以承载。
我愿星星赐予人们朴实,让风俗回归古时淳朴。

注释

暑气徂:暑气消退。
牵牛会织女:牛郎织女的传说。
雨洗云路:云雨洗涤天空。
乌鹊:鹊鸟。
星精:星星的精魂。
乞巧:向星星祈求巧艺。
朴散:质朴消失。
工与造化:人工与自然。
荐绅大夫:官员贵族。
巧言:巧妙的话语。
圣道:圣人的教诲。
星如有巧:星星如果真有巧艺。
风化:风俗。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强至的《七夕》诗,以七夕节为背景,表达了对传统神话和习俗的反思。首句“七月七日暑气徂”描绘了暑热消退的夜晚,为牛郎织女相会营造了清凉的氛围。接下来,诗人引用了“牵牛会织女”的传说,但质疑其真实性,认为人类巧夺天工,过分追求技艺,可能导致道德沦丧。

诗中提到的“罗列瓜果”和“乞巧”习俗,是古代女子向织女星祈求智慧和巧艺的活动,诗人对此持保留态度,担心过度的巧言令智反而会误导人心。他希望回归质朴,倡导返璞归真,让社会风气回到淳厚之初。

整首诗语言流畅,寓言深刻,通过七夕这一节日,揭示了作者对于人工巧慧与自然和谐、道德教育的思考。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与诸君饮

寒暑当递迁,日月会阳九。

绿鬓惊秋风,黄花泛樽酒。

行乐重此辰,登高命诸友。

古人感尘世,宜开笑歌口。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入山谒怡然上人因成短篇皆书即时事

行穿六松阴,鸟语逢人寂。

林僧洗山钵,正了寒堂食。

揖我喜满颜,吟窗半轩辟。

凤凰不无情,天外送佳色。

春风动花雨,枝上或涓滴。

羡师得安住,我亦有闲适。

出门懒鞍马,把袂步幽石。

石尽浮泥深,恰恰露双屐。

临别心徘徊,野店更一息。

形式: 古风

八月十六夜与宗哲纯甫玩月

结客城东楼,明月初出海。

渐如水精盘,天宇无寸霭。

清光如何买,厥价珠百琲。

中秋一夕过,已觉人意改。

冰轮纵迟迟,此夜复谁待。

老蟾益自张,吐辉增十倍。

把酒共月语,世态何足罪。

自有昭昭晖,千古万古在。

形式: 古风

上知府张少卿

邦君今刺史,光禄古名卿。

况是三台后,仍兼二事荣。

才猷希世出,议论一时倾。

文燄长千丈,诗锋锐五兵。

量形沧海狭,气与素秋横。

官路紫朱竞,公心绂冕轻。

金华推美郡,铜虎惬专城。

半岁开尊府,休风变细氓。

堂阴空昼讼,桑野劝春耕。

每布诏条暇,间携宾从行。

江山寻胜地,笳鼓拥游旌。

好景樽前挹,新篇席次成。

双溪兹壮观,八咏昔虚声。

治状称尤异,宸衷眷直清。

势应非久次,代岂俟终更。

卓马朝将近,元龟德素明。

丰功增阀阅,旧物取钧衡。

属吏谁堪恤,孤踪此最平。

下科逾十稔,薄况甚三生。

尚壮羞乾没,虽驽愿使令。

斯辰如贲饰,吾道定蒙亨。

辄取盐车吭,聊逢伯乐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