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佘通判(其一)

烧灯节后发京师,春色初回杨柳枝。

耆老如云待沤渚,到官莫过牡丹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佘通判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首句“烧灯节后发京师”,点明了送别的时节是在元宵节之后,京城的气氛逐渐回归平静,为离别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忧伤。接着,“春色初回杨柳枝”一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和杨柳的轻盈摇曳,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和希望的萌芽,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迎接新的生活。

“耆老如云待沤渚”一句,描绘了一幅耆老聚集在沤渚边等待友人离去的画面,表现了人们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情。沤渚,此处可能是指渡口或码头,耆老们在这里等待,既是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也是对他们未来生活的期盼与祝福。

最后一句“到官莫过牡丹时”,则寄寓了对友人仕途顺利、生活美满的美好祝愿。牡丹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富贵吉祥的象征,此句意在提醒友人在到达新任官职之时,应把握时机,如同牡丹花开般灿烂辉煌,寓意着事业的繁荣和人生的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人生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送佘通判(其二)

分明一道澄江月,照见冰霜铁石心。

谁谓今人未如古,古来循吏只如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送佘通判(其三)

吏胥无复到乡村,諠杂何曾及县门。

岁岁年年比今日,邑人常戴府公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题王氏水竹居(其一)

家住龙河碧玉湾,清风绕屋万琅玕。

旧闻嵇阮诸才子,常聚南园与北园。

形式: 七言绝句

题王氏水竹居(其二)

王园西畔接文溪,种竹临溪个个齐。

剩有山阴三月趣,彩毫丽句吐红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