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言湘水至,绿雨泣苍梧。
恐是怀沙泪,双垂问大巫。
这首诗描绘了湘水边的哀伤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与感慨。"客言湘水至,绿雨泣苍梧",开篇即以湘水和苍梧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仿佛能听到绿雨在哭泣,感受到苍梧的哀伤。"恐是怀沙泪,双垂问大巫",进一步将情感推向高潮,暗示着诗人对于历史中那些因理想破灭或政治失意而选择投江自尽的英雄们的深深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命运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融为一体,既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对人生苦短、世事多变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夜呼洞庭君,明月破三楚。
开门拾楚云,片片作人语。
问君何所爱,庭户满西山。
夜夜仙人至,时时拾佩环。
主人出家醅,千酌葡萄紫。
不问江南人,知是江南水。
落月频催酒,群星低送人。
句中杨柳色,不是五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