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表兄凌太常省亲还京

綵服宁亲暂乞归,思君行复上王畿。

孤云回首频南望,旅雁逢春又北飞。

水驿月明人语静,禁门风细漏声稀。

宫中入觐天颜喜,日日含香侍琐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此诗《送表兄凌太常省亲还京》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描绘了表兄凌太常回京省亲时的情景与诗人对其的深厚情感。

首联“綵服宁亲暂乞归,思君行复上王畿”,开篇即点明了表兄因探望亲人而暂时离开官场,表达了对表兄即将踏上归途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綵服”指官服,“宁亲”则体现了对家庭亲情的重视。

颔联“孤云回首频南望,旅雁逢春又北飞”,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表兄比作孤云和旅雁,形象地描绘了他离别之际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孤云的南望和旅雁的北飞,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也暗喻了表兄旅程的起始与结束。

颈联“水驿月明人语静,禁门风细漏声稀”,进一步渲染了表兄归途中的宁静氛围。水驿旁,月光皎洁,人声渐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禁门内外,微风轻拂,滴漏声稀,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表达了诗人对表兄旅途平安的祝愿。

尾联“宫中入觐天颜喜,日日含香侍琐闱”,想象表兄回到京城后,受到皇帝的喜悦接见,每日在宫中侍奉,体现了对表兄官运亨通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表兄能再次享受宫廷生活的羡慕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表兄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表兄归途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与对表兄官运的祝福。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寄陜西干布政

襄阳出守遂休兵,藩屏携家陜右行。

化雨又生秦地草,遗民犹住汉时城。

函关西据河山险,渭水东流日夜声。

闻道王师新定乱,论功应在一书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沈上舍省墓复还靖州

巴陵南面古沅湘,背岭孤城闭夕阳。

地接五溪蛮洞杂,水通三峡楚云长。

去时车马经来路,到日儿童问故乡。

闻道元方新出战,功成相与沐恩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中竺佑禅师还杭州

片云孤鹤共闲身,杖锡南归远问津。

山水别来频入梦,江湖行尽不逢人。

中峰古寺松枝转,东院禅房草色新。

试看西湖旧梅树,花开何似故园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傅上人住杭州保叔

瓶锡随缘去入杭,湖山今已属支郎。

前朝古寺多南渡,下界空华出上方。

满地白云朝入定,孤峰片月夜焚香。

明年不负登临约,应叩禅扉借竹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