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雪飐霜翻看不分,雷惊电激语难闻。
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自然景象。"雪飐霜翻看不分,雷惊电激语难闻"中的“雪飐”形容细小如同纷飞的雪花,“霜翻”则是霜冻在空中翻腾的样子,这两者交织在一起,看不出它们之间的界限。紧接着的是“雷惊电激”,雷声震耳欲聋,电光划破夜空,使得人语难以听闻。这一切都营造出了一种天气骤变、自然力量凶猛的情景。
而在"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中,“涯”指的是江河的岸边,“宛转”则形容曲折延绵。诗人沿着蜿蜒曲折的江岸走到了深邃之处,却见“青天无片云”,这是对比前两句中风雪雷霆之后的一种清净无为的景象。在这宁静的画面里,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四句话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自然界的多变和生命的渺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纯净境界的向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不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荒山野水照斜晖,啄雪寒鸦趁始飞。
夜宿驿亭愁不睡,幸来相就盖征衣。
陆孟丘杨久作尘,同时存者更谁人。
金丹别后知传得,乞取刀圭救病身。
韶州南去接宣溪,云水苍茫日向西。
客泪数行先自落,鹧鸪休傍耳边啼。
兼金那足比清文,百首相随愧使君。
俱是岭南巡管内,莫欺荒僻断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