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邓慎思沐于启圣遇李端叔

羸兵瘦马犯黄尘,自笑区区梦里身。

不是对花能伏老,自缘无酒可浇春。

校书天禄陪群彦,晞发阳阿遇故人。

三百六旬如此少,更添香火坐逡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疲弱的士兵和瘦弱的马匹在黄沙中艰难前行,自己却嘲笑自己在梦境中度过一生。
并非是对着花朵能消磨老去,而是因为没有美酒可以浇灌这春天的愁绪。
在天禄馆校勘书籍时,我与众多才子为伴,阳阿山下遇见了旧友。
一年三百六十天如此短暂,只能增加香火,静静地坐着思考人生。

注释

羸兵:形容身体虚弱、疲惫的士兵。
瘦马:形容马匹瘦弱。
区区:谦辞,微不足道。
梦里身:比喻虚幻或不切实际的生活。
伏老:消磨岁月,度过老年。
浇春:借酒消愁。
校书:校对书籍。
天禄:古代官署名,这里指学术研究的地方。
群彦:众多才子。
晞发:晒干头发,形容在户外活动。
阳阿:地名,可能指作者所在的环境。
故人:老朋友。
三百六旬:一年。
香火:供奉神佛的灯火,引申为生活中的仪式感。
逡巡:犹豫不决,此处指静坐深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所作的《与邓慎思沐于启圣遇李端叔》。诗人以轻快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启圣寺沐浴时巧遇友人的场景。"羸兵瘦马犯黄尘"形象地刻画出旅途的艰辛,而"自笑区区梦里身"则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淡淡苦笑,仿佛这一切都如梦境般不真实。

"不是对花能伏老,自缘无酒可浇春"两句,诗人借花酒表达人生的感慨,暗示自己并非因年老而消极,而是因为没有美酒来排解春日的愁绪。"校书天禄陪群彦"一句,表明诗人身处学术氛围中,与才子们共事,显示出其文人雅士的身份。

"晞发阳阿遇故人"写在阳阿之地洗发时意外遇见旧友,这份惊喜之情溢于言表。最后,诗人感叹"三百六旬如此少,更添香火坐逡巡",意指人生短暂,希望能在此刻多停留片刻,享受与友人的相聚时光,增添了禅意和对生命的珍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有旅途的艰辛,又有文人墨客的闲适与友情的温暖,展现了秦观独特的个人风格。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口号

平原居士今无影,鹦鹉空洲谁举杯。

犹有渔阳掺檛鼓,为君醉后作轻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山阳阻浅

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

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

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

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

此时蓬茅下,去心剧于痒。

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

形式: 古风

广陵五题(其二)次韵子由题平山堂

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

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

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卮清酒涨微澜。

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马上口占二首(其二)

霜风棱棱万木枯,梅花破萼犹含须。

田家往往事游猎,追逐狐兔相号呼。

微茫山中起狂烧,隐约林梢低日车。

马头渐觉有佳趣,勿厌阡陌多萦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