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阻浅

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

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

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

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

此时蓬茅下,去心剧于痒。

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天走一尺,十天走一丈。
怎能不感叹滞留,幸好一路上风平浪静。
悲凉的风吹过深夜,原野和树林显得凄清。
青天上月亮像蟾蜍游走,干涸的河床让怪异的事物更显活跃。
此刻身处简陋小屋,离开的念头强烈得难以忍受。
抛开不说吧,顺畅与阻塞转换自如。

注释

淹留:滞留,停留。
波浪: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或变故。
悲风:寒冷或哀伤的风。
蟾蜍:月亮的别称,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
魍魉:古代神话中的鬼怪。
蓬茅:简陋的房屋,茅草屋。
剧于痒:形容极度渴望或痛苦。
弃置:放弃,抛弃。
通塞:顺畅与阻塞,比喻世事的起伏变化。
反掌:形容容易,像翻手掌一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山阳阻浅》,描绘了诗人因山阳地区河流浅水而滞留的情景。前两句“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形象地写出行程缓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行程受阻的无奈。接着,“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流露出诗人对于延误的叹息,但庆幸的是路途尚算平静。

后半部分,“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通过深夜的悲风和寂静的原野,渲染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诗人以“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比喻自己在困境中的孤独与不安,如同月夜下的蟾蜍和枯水中的怪异生物,显得格外突兀。

最后两句“此时蓬茅下,去心剧于痒”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急于离开此地的心情,甚至觉得连蓬茅下的生活都变得难以忍受。“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则暗示无论道路顺畅还是阻塞,都已不再重要,诗人决定放下纠结,看淡眼前的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困境和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坚韧中不失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广陵五题(其二)次韵子由题平山堂

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

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

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卮清酒涨微澜。

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马上口占二首(其二)

霜风棱棱万木枯,梅花破萼犹含须。

田家往往事游猎,追逐狐兔相号呼。

微茫山中起狂烧,隐约林梢低日车。

马头渐觉有佳趣,勿厌阡陌多萦纡。

形式: 古风

马上口占二首(其一)

向晨结束争长途,利风刮面冰在须。

冈穷得水马不进,雾暗失道人相呼。

悠悠旁舍见汲井,轧轧隔林闻挽车。

游目骋怀自可乐,勿忆乡县增烦纡。

形式: 古风

反初

昔年淮海未,邂逅安期生。

记我有灵骨,法当游太清。

区中缘未断,方外道难成。

一落世间网,五十换嘉平。

夜参半不寝,披衣涕纵横。

誓当反初服,仍先谢诸彭。

晞发阳之阿,餔啜太和精。

心将虚无合,身与元气并。

陟降三境中,高真相送迎。

琅函纪前绩,金蒲锡嘉名。

耿光洞寥廓,不借日月明。

故栖黄埃裹,绝想空复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