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屝屦送人征影远,布裘知我涕痕零。
初愁冻雪无狐白,忽喜晴霄现卵青。
欲向华山成稳睡,不禁楚泽自长醒。
桃源自昔无秦历,草木荣枯是瑞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景,感慨深沉而富有哲理。"屝屦送人征影远",通过简单的衣物表达出离别的凄凉与不舍,朋友渐行渐远,身影在寒风中显得孤独。"布裘知我涕痕零",诗人自己也因离别而泪流满面,衣上的痕迹仿佛诉说着心中的悲凉。
接着,诗人由天气的变化引发思考:"初愁冻雪无狐白,忽喜晴霄现卵青",初时担忧冬季严寒无狐裘保暖,但忽然见到晴空万里,象征希望的青色显现,心情有所转变。"欲向华山成稳睡,不禁楚泽自长醒",他想象自己如华山中的隐士,渴望安稳入眠,却不由自主地被现实所唤醒,暗示生活的不易和责任所在。
最后,诗人以历史典故作结:"桃源自昔无秦历,草木荣枯是瑞蓂",引用桃花源的典故,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同时指出自然界的草木荣枯更迭,如同秦朝灭亡后的历法变迁,提醒人们应顺应自然,不执着于过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生活和历史的深沉感悟。
不详
不惜此时别,毋忘别后音。
相随溪上影,共息树边阴。
水落行田蟹,霜晴出谷禽。
何须拘改岁,有兴即相寻。
守著赪桐不为香,翩如凤子往来忙。
徘徊最爱真红色,摇曳偏垂五彩裳。
宁号孟蝉随鬓袅,莫为鬼蝶幻身藏。
惜花却似诗人性,日舞中间夜宿房。
晴日千竿籁,春风万鼓鼙。
清和兼怨适,细大杂高低。
释子聆眠石,行人听过溪。
曾于天竺寺,为尔驻游藜。
岁穷终有别,人老得无愁。
眼看书先废,材衰句懒酬。
计年知晚易,论学愧东丘。
欲就宁川志,开春与子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