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二一)

声前一句,格外一机。不堕古今,宁存凡圣。

妙高台上,玉鉴光中。日日安居,时时禁足。

风恬浪静,海晏河清。长期短期,平等受用。

阑干同倚不同倚,消得龙王多少风。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度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禅意。首句“声前一句,格外一机”,暗示了超越言语表象的智慧,强调了禅修中的微妙体验。接下来的“不堕古今,宁存凡圣”则体现了佛教中超越世俗分别心,追求超凡入圣的境界。

“妙高台上,玉鉴光中”描绘了一个清净无尘的修行之地,如玉镜般映照内心。诗人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律,“日日安居,时时禁足”,意味着持续的自我修炼和约束。

“风恬浪静,海晏河清”象征着心境的宁静与社会的和谐,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而“长期短期,平等受用”则强调无论时间长短,修行者都能平等受益。

最后两句“阑干同倚不同倚,消得龙王多少风”富有象征意义,可能是在说修行者在面对困难时,即使有所倚靠,也能独立应对,消解烦恼如同龙王之风被化解。整首诗寓教于诗,体现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和生活智慧。

收录诗词(182)

释普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二○)

踏断洛阳桥,直上妙峰顶。

拈得家传黑竹篦,搅动龙渊千尺井。

四五处雷动风行,八九十春花月影。

为人端的无情,独脱单提谁领。

竹篦虽折典刑存,闻见犹能发深省。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一三)

骄阳正酷火云飞,一雨霶?彻四维。

䆉稏吹香民已乐,山川草木亦光辉。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一一)

邬那青青处,山高云半垂。

面面栽荆棘,游人到者稀。

寥寥五十载,昨是今何非。

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六十三)

虎岩岩下虎,咬人齿不露。

踞地坐眈眈,南北无行路。

翻身一掷更无踪,虚空拍掌须弥舞。

万象森罗,一时痛苦。石人木人泪如雨。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