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盘

畴昔辞桂林,自谓已出岭。

蜕蝉蛮烟中,恍若醉梦醒。

今来峡山路,步步蹑云顶。

仍闻蚯蚓瘴,顾与峤南等。

平生行路难,惊浪兀漂梗。

迷涂兹益远,鸟道非人境。

老矣法当佚,怀哉游可屏。

拜手天东南,亟上归田请。

形式: 古风

翻译

从前告别桂林,自以为已越过了山岭。
在蛮烟缭绕中蜕变,如同从醉梦中猛然清醒。
如今走在峡山路上,每一步都踏在云端之上。
还听说有蚯蚓瘴气,这里的情况和岭南相当。
一生道路坎坷,惊涛骇浪中漂泊不定。
迷失的道路更加遥远,只有鸟儿才能飞过的路径非人间之路。
年事已高,应当享受闲适,怀念起过去的游历时光。
向东南方向膜拜,急切希望能早日回归田园。

注释

畴昔:从前。
桂林:地名,古代桂林郡。
岭:山岭。
蜕蝉:比喻变化或解脱。
蛮烟:南方边远地区的烟雾。
恍若:仿佛。
醉梦:沉醉的梦境。
峡山:特定的山脉。
云顶:山顶。
蚯蚓瘴:传说中的瘴气。
峤南:指岭南地区。
等:相当。
惊浪:惊涛骇浪。
兀漂梗:形容漂泊不定。
迷涂:迷失的道路。
鸟道:险峻的山路,只有鸟儿能飞过。
佚:安逸。
怀哉:怀念。
游可屏:游历可以作为消遣。
拜手:行礼。
亟:急切。
归田:回归田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一百八盘》,描绘了作者从桂林出发,历经艰险山路,到达峡山时的感受。诗中通过"畴昔辞桂林,自谓已出岭"表达了初离桂林时的轻松心情,但随后"蜕蝉蛮烟中,恍若醉梦醒"暗示了环境的转变和现实的冲击。在峡山的云顶行进,诗人感受到"仍闻蚯蚓瘴,顾与峤南等"的瘴气之险恶,与岭南无异。

"平生行路难,惊浪兀漂梗"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难,像是惊涛骇浪中的漂泊不定。诗人感叹"迷涂兹益远,鸟道非人境",形容道路险峻,几乎只有飞鸟才能通行,人迹罕至。面对这样的困境,诗人意识到"老矣法当佚,怀哉游可屏",年事已高,应当放慢脚步,享受闲适的游历,最后表达了"拜手天东南,亟上归田请"的愿望,希望能尽快回归田园生活。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与心境的变化,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七夕至叙州登锁江亭山谷谪居时屡登此亭有诗四篇敬用其韵

水口故城丘垄平,新亭乃有縆铁横。

归艎击汰若飞渡,一雨彻明秋涨生。

东楼锁江两重客,笔墨当代俱诗鸣。

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七月十八日浓雾作雨不成

晓雾障朝晖,日脚战未透。

傥然成一雨,亦足洗尘瞀。

江南富秋暑,老稚呻永昼。

田间翻畏凉,能秕嘉谷秀。

昨朝东有虹,光彩照高柳。

占云天掠剩,政恐耗升斗。

阳光趣坚实,乘除或相救。

臞儒虽病暍,且复忍污垢。

形式: 古风

七月五日夜雨快晴

丰隆坎坎夜伐鼓,灵湫老龙撇波舞。

褰云掣电上清空,倒捲天潢作飞雨。

向来炎官作夏旱,万里彤霞烘玉宇。

岂惟牛马困蚊虻,垄上行人口生土。

我从雪浪叶舟来,不谓山城热如许。

天公知我愁欲病,施与一凉苏逆旅。

稍闻水绕屋除鸣,不觉星从云罅吐。

千山濯濯净鬟髻,缺月娟娟炯眉妩。

浮生此景万事足,但欠清歌对芳醑。

天上秋期正多事,趣驾星桥跨银渚。

人间四者自难并,莫妒黄姑迎织女。

形式: 古风

七宝岩

天如碧玉瓯,下覆白玉盘。

晶光眩相射,我独居两间。

正视不胜瞬,却立聊少安。

但觉风浩浩,骨毛森似寒。

神仙杳无处,宁论有尘寰。

身轻一槁叶,两腋如飞翰。

同行挽我衣,何往何当还。

少留作诗去,奇哉此凭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