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五日夜雨快晴

丰隆坎坎夜伐鼓,灵湫老龙撇波舞。

褰云掣电上清空,倒捲天潢作飞雨。

向来炎官作夏旱,万里彤霞烘玉宇。

岂惟牛马困蚊虻,垄上行人口生土。

我从雪浪叶舟来,不谓山城热如许。

天公知我愁欲病,施与一凉苏逆旅。

稍闻水绕屋除鸣,不觉星从云罅吐。

千山濯濯净鬟髻,缺月娟娟炯眉妩。

浮生此景万事足,但欠清歌对芳醑。

天上秋期正多事,趣驾星桥跨银渚。

人间四者自难并,莫妒黄姑迎织女。

形式: 古风

翻译

夜晚,丰隆神鼓咚咚敲响,深潭老龙舞动波涛。
他腾空而起,像闪电般划破天际,倒卷银河化作飞雨落下。
长久以来,炎热的官吏带来干旱,万里红霞映照天空。
不只是牛马受困于蚊虫,田间劳作的人口渴得喉咙冒烟。
我乘着雪浪般的船来到此地,没想到山城竟如此酷热。
天公似乎知道我心忧体病,赐予清凉以解旅途疲惫。
微风中传来屋檐滴水声,抬头见星星从云缝中显现。
千山光秃秃如洗净的发髻,弯月明亮如女子秀美的眉毛。
在这美景中,人生已足,只缺清歌和美酒相伴。
天上的秋季繁星点点,忙于织女与牛郎相会之事。
人间的四时更迭难以同时拥有,不必嫉妒牛郎织女的相聚。

注释

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
坎坎:形容鼓声节奏强烈。
灵湫:清澈幽深的池塘。
彤:红色。
烘:烘烤,形容阳光炽热。
牛马:比喻劳苦的人们。
生土:形容口渴得喉咙干燥。
叶舟:树叶做成的小船,象征轻快。
山城:山区的城市。
逆旅:旅途中暂住的地方。
濯濯:光秃秃的样子。
娟娟:形容月亮或女子容貌美好。
芳醑:美酒。
星桥:传说中的银河鹊桥。
银渚:银河中的岛屿。
黄姑:织女星的别称。
织女:七夕节的女主角,传说每年与牛郎在银河相会。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七月五日夜雨快晴》描绘了夏日雷雨过后的清凉景象。首句“丰隆坎坎夜伐鼓”以雷神丰隆击鼓为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夜晚风雨欲来的气势。接着,“灵湫老龙撇波舞”写出了雨势之大,仿佛老龙在灵湫中翻腾起舞。

“褰云掣电上清空,倒捲天潢作飞雨”两句进一步描绘雨势迅猛,如同云被揭开,电闪雷鸣,雨水倾盆而下。诗人感叹天气炎热导致的干旱,然后通过“彤霞烘玉宇”形容雨后天空的清新和彩虹的美丽。

“岂惟牛马困蚊虻,垄上行人口生土”两句揭示了雨前的干旱给生活带来的影响,连牛马都受困于蚊虫,行人面如土色。然而,雨后诗人感到欣慰,“我从雪浪叶舟来,不谓山城热如许”,他乘舟而来,未料到山城竟如此酷热,此刻雨后凉意让他得以舒缓。

“天公知我愁欲病,施与一凉苏逆旅”表达了诗人对天公降雨的感激之情,雨后的凉爽仿佛治愈了他的忧虑。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稍闻水绕屋除鸣,不觉星从云罅吐”描绘了雨后宁静的夜晚,屋檐滴水声和星星透过云层的景象。

“千山濯濯净鬟髻,缺月娟娟炯眉妩”运用比喻,形容雨后山峦洁净如洗,月亮明亮如美女的眉眼,营造出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诗人感慨“浮生此景万事足”,认为这样的景色足以满足人生,只是缺少清歌美酒相配。

最后,诗人借“天上秋期正多事,趣驾星桥跨银渚”表达对秋季星空的向往,人间的美景与银河相接,但他也明白“人间四者自难并”,美好的事物难以同时拥有,提醒人们不必羡慕牛郎织女的相会。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雨后的变化,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清凉雨后的欣喜。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七宝岩

天如碧玉瓯,下覆白玉盘。

晶光眩相射,我独居两间。

正视不胜瞬,却立聊少安。

但觉风浩浩,骨毛森似寒。

神仙杳无处,宁论有尘寰。

身轻一槁叶,两腋如飞翰。

同行挽我衣,何往何当还。

少留作诗去,奇哉此凭阑。

形式: 古风

九月二十八日湖上检校篱落

村北村南打稻声,荒园屐齿亦嬉晴。

菊边更觉朝阳好,松下偏闻晚吹清。

一岁无非吾乐事,千金不博此閒行。

周遭踏遍芙蓉岸,足痹腰顽栩栩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九月八日泊池口

斜景下天末,烟霏酣夕红。

馀晖染江色,潋滟琥珀浓。

我从落日西,忽到大江东。

回首旧游处,曛黄锦城中。

药市并乐事,歌楼沸晴空。

故人十二阑,岂复念此翁。

形式: 古风

九月十九日衙散回留大将及幕属饮清心堂观晚菊分韵得噪暮字

甲光射曾云,雨脚不敢到。

西山明古雪,秋日一竿照。

先偏井络密,后拒参旗掉。

分弓滴博平,鸣剑伊吾小。

君看天山箭,狐兔何足了。

开边吾岂敢,自治有馀巧。

归来翠帷卷,聊共黄花笑。

虽无落帽风,亦复接䍦倒。

馀閒校笔阵,刻烛龙蛇埽。

毛锥乃更勇,我亦鼓旗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