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秦朝釪所作的《登岳阳楼有怀京华诸子》。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船远行,历经四千里路程后登临岳阳楼的壮阔景象,表达了对远方家乡和朋友的深切怀念。
首句“挂席四千里,登临兴不孤”,开篇即以“挂席”形象地描绘出舟行千里的情景,同时点明了登临岳阳楼的地点,营造出一种豪迈而又孤独的氛围。接着,“南浮指衡岳,北望接荆巫”两句,通过“南”、“北”的方位描述,展现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广阔视野,同时也暗含着对故乡和亲朋的思念之情。
“积水寒生晕,秋山淡欲无”描绘了岳阳楼周围景色的凄清与宁静,积水在秋风中泛起一圈圈涟漪,仿佛是寒冷的象征;而远处的秋山则显得淡漠无色,似乎要融入这宁静的秋日之中。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最后,“诸君自廊庙,曾否忆江湖”两句,诗人将自己与身居高位的朋友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过去江湖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官场生活的反思。这里既有对友情的怀念,也有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