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一三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有激时。

留在胸中防作恨,发于词上恐成疵。

芝兰见处须收采,金玉逢时莫弃遗。

到此尧夫常自贺,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首尾吟》其一三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目的。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不是单纯为了爱好而写诗,而是有所寄托和情感宣泄。他意识到诗是表达内心激愤或感慨的工具,因此在创作时会谨慎对待,防止诗中的负面情绪转化为遗憾或瑕疵。

接下来的诗句“留在胸中防作恨,发于词上恐成疵”,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自我约束,将心中的情感深藏,只有在必要时才通过诗歌形式释放出来,以保持作品的艺术性和健康性。

诗人接着提出“芝兰见处须收采,金玉逢时莫弃遗”,寓意在遇到美好的事物或时机时,应珍惜并恰当运用,这不仅适用于诗歌创作,也反映了诗人的人生哲学。

最后,诗人以“到此尧夫常自贺,尧夫非是爱吟诗”作结,表达出对自己能用诗歌来表达内心世界、抒发情感的欣慰,同时也再次强调他的创作并非单纯为诗而诗,而是出于内心的需要和对生活的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邵雍对于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自我要求,以及他如何通过诗歌来反映和升华生活体验。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八十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中夜时。

拥被不眠还展转,披衣却坐忽寻思。

死生有命尚能处,道德由人却不知。

须是安之以无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诧时。

许大天时犹可测,些儿人事岂难知。

昆岗美玉人谁识,沧海明珠世莫窥。

由是尧夫聊自诧,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四十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默坐时。

天意教闲须有谓,人心刚动似无知。

烟轻柳叶眉闲皱,露重花枝泪静垂。

应恨尧夫无一语,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处否时。

信道而行安有悔,乐天之外更何疑。

受疑始见周公旦,经阨方明孔仲尼。

大圣大神犹不免,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